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25267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再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再探索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再探索 徐悲鸿是我国20世纪伟大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所倡导和建立的以西方古典主义和学院艺术为参照的写实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在中国美术教育界推进实施了半个多世纪,对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回顾和研究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对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启迪。 一、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形成、发展于他的教育实践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在南国艺术学院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时期的教育实践;二
2、是在中央大学艺术系时期的教育实践;三是在国立北平艺专及中央美院时期的教育实践。 1.南国艺术学院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时期的教育实践 1927年9月初,徐悲鸿结束8年多的留欧生涯,乘轮船抵达上海。是年冬天,徐悲鸿应田汉之邀,参与筹办南国艺术学院。1928年2月成立的南国艺术学院,设文学、绘画和戏剧三科,文学科由田汉、郁达夫、徐志摩诸先生负责,戏剧科聘定欧阳予倩、洪深、赵太侔诸先生,绘画科则由徐悲鸿负责。①在南国艺术学院开学典礼上,徐悲鸿向学生提出学习绘画的要求:研究艺术务须诚实,学习绘画,即是研究如何表现种种之物象,表现的工具是形象与颜色,形象与颜色即是我
3、们的语言。要做到语言精美,须对宇宙万物有非常精确之研究,与明晰之观察。②这期间,徐悲鸿大力提倡写生和素描,强调写实主义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他对以往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主张强调笔墨、注重临摹和传统文化的修习表示明确的反对:临摹家往往认识不到观察世界的重要意义,错误地把绘事看作只是笔墨问题,把眼睛和头脑的作用闲却了,故不可取。③写实主义的重要实践写生起步于素描,其目的在于训练观察和描写的能力。就写实造型而言,作为基础阶段的素描写生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徐悲鸿强调:研究绘画者之第一步功夫即为素描。素描是吾人基本之学问,亦为绘画表现唯一之法门。素描优劣,
4、则本文由.L.收集整理于一个物象,不能认识清楚,以言颜色更不知所措。故素描功夫欠缺者,其所描颜色,纵如何美丽,实是放滥,几与无颜色等。④他教学生练习素描时,要求学生尊重客观事物,要以一丝不苟的诚实态度来认识客观存在,并加以提炼和提高,要力求刻意勾划,宁方勿圆,宁拙勿巧,要以直线求曲线,以平面求圆面。当年的学生吴作人深受徐悲鸿的影响,认为画素描,把轮廓大体画好,定好明暗交界线,大的东西就是这样,不需要这个阶段画到这样,下个阶段再画到那样。⑤ 2.中央大学艺术系时期的教育实践 1928年,徐悲鸿到中央大学任职,在那里执教近20年。他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主管西画
5、组及艺术系绘画组期间,通过培养学生、提携新人、聘请同好任教、改革课程等一系列措施,在中央大学积极推行写实主义美术教育理念。这期间徐悲鸿在《中央日报》发表参观潘玉良个人画展感言:夫穷奇履险,以探寻造物之至美,乃三百年来作画之士大夫所绝不能者也。惟借《芥子园画谱》一册,或家藏世守古人遗迹山水一二,终身摹仿,浪然得名,著于今世者,盖不可数计。真艺没落,吾道势微,乃欲求其人而振之,士大夫无得,而得于巾帼英雄潘玉良夫人。⑥徐悲鸿不仅对潘玉良媲美西彦的写实才能予以高度赞誉,而且还从中国传统艺术衰败的角度看待其艺术风格,认为其写实技巧正是拯救吾道势微的良方。这是徐悲鸿以
6、西洋画改造中国画思想在学院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3.国立北平艺专及中央美院时期的教育实践 1946年,徐悲鸿任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他于1947年推行教学改革,将写实主义素描观扩展到中国画教学中。徐悲鸿提出要教员分工,各本专长,而不要学生专学一位教师,更不要学生专学一国的画,而要中西兼顾。徐悲鸿的中国画教学是以西方绘画作为中国画变革唯一的参照对象,因而其中国画教育模式也只能是西方油画教育模式的一种延伸。徐悲鸿将国画专业修业时间定为五年,前两年必须学习素描,达到观察描写造物的静态而后再以积久之功力,进而达到捕捉其动态。其后三年专科中,必须学到十种动物、
7、十种翎毛、十种花卉、十种树木以及界画,使得每位学生具有中等以上的禀赋。徐悲鸿意欲让他的学生,在普学两年素描之后,变更工具,师法造化,从而走向他所标举的新中国画创作家。 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积极配合新政权的工作。1950年,原北平艺专和华北大学三部合并为中央美术学院后,担任院长的徐悲鸿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国画改造上。在探索中国画民族化方面,徐悲鸿学派最主要的成果是新彩墨人物画。所谓新彩墨,就是在中国水墨画的基础上,参用西方明暗造型方法上彩。徐悲鸿画彩墨走兽,多见此法,人物画不多用。1953年徐悲鸿因病去世后,徐悲鸿的教学体系与解放区的美术教育经验结合后,仍因为
8、较为完善、可行、具有影响力,而在新中国的高等美术教学中继续发挥着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