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初探与思考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初探与思考

ID:9624214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初探与思考_第1页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初探与思考_第2页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初探与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初探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初探与思考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初探与思考大家都知道,新教材的"解方程"编排与旧教材的编排有较大的不同:以前解方程,其基本依据是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逆运算关系,而现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解方程,却要求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探索、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再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新教材利用"天平"为处理方程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智力图像:方程类似于一组天平,方程中的符号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用天平平衡的道理,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深化对"相等关系"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在等式的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那么平衡就得到了维持--

2、这一等式的基本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新旧两种解方程的方法到底要用哪种进行教学呢?一些老师觉得新方法麻烦,不好用,于是还是用旧方法"解方程"。有些老师却用新方法进行教学,旧方法只做介绍。当时大家觉得两种方法都可以,只要能达到解方程的目的就行了,但是总体感觉用旧方法的老师更多些。  但是《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这一方面的唯一要求:"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这句话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不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是否说明你没完成这阶段的教学目标呢?而

3、且,新教材对这一教学内容做如此改动的原因是:在中学学习解方程用的是代数的方法,而以前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属于算术领域的思考方法,而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属于代数领域的解方程。两者有联系,但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提高。这样,在解方程的教学中,学生将逐步接受并运用代数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使思维水平得到提高。所以,《数学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在小学里学习解方程也是利用等式的性质,这样中学学习不再是另起炉灶,加强了与中学数学的衔接。但这时另一个问题却出现了,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90-X=67和90÷X=2这类型

4、的方程难度较大。  但是这样太复杂了,对于那部分中等以下的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甚至会影响他们解其他类型的方程,根据调查在新教材的"解方程"这个知识点上,不管教师怎样教,学生总体上都学习得很吃力,效果都比较差。在比较差的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是很好。这就说明这个知识点是比较难较的,学生是比较难学的。怎么办呢?  要想实现"中学学习不再是另起炉灶,加强与中学数学的衔接",我认为首先搞清学生学习数学主要的两种途径,一种是利用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一种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  学生为什么会比较难学呢?回

5、到刚才所说的话题,学生学习的两种途径。旧知识: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旧知识有"等式的加、减、乘、除不变性"[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以及在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除此以外,还有对称性[相等关系"="还有以下更基本的性质:如果a=b那么b=a这条性质叫做相等关系的对称性。我们有时把8=A改写成A=8,就是利用了相等关系的对称性];传递性[如果a=b并且b=c那么a=c这条性质叫本文由论文联盟.L.收集整理做相等关系的传递性]。新教材并没有系统的出现过解方程所

6、需要的等式的六个性质。就更谈不上学生对于这六个等式性质的理解了。这些知识点如果不让学生系统感知学习,那么小学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就不可能很好实现。  生活经验:方程,也就是天秤。学生有几个拥有天秤的生活经验。他们这样的经验少了,在天秤的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以、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也就难以理解。如果理解不了这个道理,那么应用它解方程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总结了小学数学教学解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仅供教学参考。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衔接方式。  当前小学数学的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没有注重教材的衔

7、接。新教材在解方程这部分知识点比较突兀,没有继承传统教材中先把加减乘除各部分作为解方程的基础和依据,没有研究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学会哪些知识,建立哪些经验。以七年级以上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学生的学习,这就使小学生在学习解方程的思维上失去了"知识"和"经验"的双重根基,不能实现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跃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衔接方式,要对解方程的内容进行编排。我们应该把算术解题思维作为解方程的一条主线,灵活运用解方程的一些性质,用等式的一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之后再解各类复杂的方程,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比如,我们解简单的方程,2x+1=3,我们先转换成2x=2,然后就迎刃而解了。  二、学会与学生进行交流。  小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思维分析能力有限,知识的接受能力均比较差。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采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疏忽了对学生接受能力的认知,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教师要学会适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