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21067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在5~30之间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疏血通)43例和对照治疗组(应用丹参)42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变学测定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血粘度与血脂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疏血通;急性脑梗死;疗效 脑梗死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为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用疏血通治疗脑梗
2、死43例,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两组病人入组标准(1)临床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2)首次发病或既往有脑卒中史但无神经系统后遗症者;(3)18~70岁,性别不限;(4)住院病人;(5)发病后6~48h内;(6)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5,≤30;(7)无全身严重并发症;(8)脑CT排除脑出血;(9)患者合作,知情同意。 1.2一般资料入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50~70岁,平均(61.25±10.12岁),病程6~48h,平
3、均18h。其中一侧基底节区脑梗死25例,单侧皮层梗死8例,多发性脑梗死10例;既往有高血压者35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5例。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47~70岁,平均(59.85±12.36)岁,病程6~48h,平均16.5h。其中一侧基底节区脑梗死11例;既往有高血压者36例,糖尿病19例,高脂血症3例。 1.3治疗方法(1)治疗组:疏血通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静滴,连续15天。(2)对照组: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静滴,连续15天。两组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维生素C4.0g,以及胞二磷胆碱0.75g加
4、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静滴,连续15天;酌情使用甘露醇。15天后两组用药相同。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进行相关口服药物治疗。 1.4观察项目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脂、血流变学、心电图。 1.5疗效评定按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DLA)的标准,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后15天各评分1次。治疗后患者的功能改善及病残程度分为:基本痊愈:NIHSS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NIHSS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NIHSS减少18%~45%;无变化
5、:NIHSS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NIHSS增加18%以上。 1.6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U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显效率(痊愈率+显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15天及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略)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血液流变学变
6、化见表3。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胆固醇、血脂均显著性降低(P<0.05)。 2.3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血糖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ΔP<0.05,ΔΔP<0.01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3,4]。溶栓是较理想的治疗,但绝非对所有脑梗死有益,在我国符合溶栓条件者少于30%[5,6]。特别在山区农村,患者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时机,或担心出血并发症,因而更难于开展此项治疗。多
7、年来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已成为治疗脑梗死的重要药种,我国首创的动物类中药复方注射液—“疏血通”在这方面显示了尤其良好的疗效。 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蛭、地龙。地龙具有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和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溶栓作用[7]。水蛭是凝血酶特效抑制剂,它与凝血酶迅速结合,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质,抑制血液凝固。水蛭还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结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释放,并活化纤维蛋白酶原前活化因子,分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从而改善血液的“粘”和“浓”现象[8]。本研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