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1848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探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探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中心任务和核心职能。《材料物理化学》是物理化学与材料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适应当前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材料物理化学研究生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材料物理化学》是温州大学材料和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从物理化学的角度论述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问题,从共性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来阐明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
2、与制备、性能及应用效能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迅速追踪科学前沿的本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独立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研究生的新时代需求,以及材料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带来的知识信息量的迅速膨胀,有必要从《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二、《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教学目标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分为总体性培养目标和反映各学科专业特点的具体培养目标。总体性目标要求把研究生培养为拥护中国
3、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到材料和物理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具备独立思考,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修改教学大纲,现阶段我们的教学目标也一改传统的偏重于理论基础教学,定位于使学生具备独立从事材料物理化学研究的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
4、明确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强调学科前沿与理论基础的有机融合。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一方面,我们从研究生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优化《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体系,根据《材料物理化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的特点,积极收集各方的教学资料,以结构-性能-原理为导向,使之讲授的内容更加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同时体现出内容的宽广性与基础性。重点在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问题和新方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不断更新和提炼。平时我们注重教
5、学内容的时效性,力求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风貌,开拓学生思路,提升学习和研究的专业高度。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主要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 (1)不固定教材,广泛参考国内外编著的经典著作,取众之长。我们的《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内容涉及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纳米材料物理化学和当前与材料和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紧密相关的材料学重点研究领域即材料的自组装和功能。在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方面国内已经有多本经典教材,如贺藴秋、王德平、徐振平教授编著的《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周亚栋教授主编的《无机材料物理化学》以及张志杰教授主编的《材料物理化学》。这些教材系统性和理论性强,侧重点各有不同。我们
6、进一步从中筛选、凝练,以结构-性能-原理为导向,编撰课堂内容,可以保证无机机材料物理化学这部分内容知识的逻辑性与基础性。至于纳米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的自组装和功能这部分内容,由于它与当今的科技前沿紧密相关,我们主要参考一些国内、外的最新专著。如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我们主要参考汪信、刘孝恒教授编著的《纳米材料化学》,HodesGary教授编著的《纳米材料电化学》以及刘春艳教授编著的《纳米光催化及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材料的自组装和功能这部分内容我们参考了沈家骢院士等编著的《超分子层状结构-组装与功能》以及张金中教授编著的《自组装纳米结构》。通过这些专著的选编,力
7、求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在结构上更加具有系统性与逻辑性,内容上更能体现出基础性、宽广性、先进性与前沿性。 (2)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介绍当前热门材料在制备、性能及应用方面的物理化学原理。同时结合本课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把我校老师与材料物理化学紧密关联的主要研究成果穿插于整个教学之中。 3.教学方法和手段 《材料物理化学》是一门内容杂,概念多,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很强的课程。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具有《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结晶化学》等课程的基础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我们
8、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研究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授课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