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检查室与无菌检查室的设置管理

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检查室与无菌检查室的设置管理

ID:9617999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检查室与无菌检查室的设置管理_第1页
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检查室与无菌检查室的设置管理_第2页
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检查室与无菌检查室的设置管理_第3页
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检查室与无菌检查室的设置管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检查室与无菌检查室的设置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检查室与无菌检查室的设置管理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检查室与无菌检查室的设置管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一些口服、外用等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都需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等检查,无菌检查法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如注射剂、眼用制剂等。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和无菌检查室应按照中国药典及国际国内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配置和维护。本文从检验室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设施设备配置、使用、操作、维护

2、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强化对微生物检测室和无菌检查室的规范管理。  为保证检验质量,微生物实验室应按微生物检验的项目和需要,合理设置。  1无菌检查室的环境条件  无菌检查室是用来检查注射剂、用于无菌制剂中的原料、辅料的检验场所。以无菌保证水平(SAL)表述,接受标准为SAL<10-6[6-7]。因此,无菌室的环境十分关键,对样品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干扰很大。  《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规定无菌检查室的洁净度要求,局部100级的单向层流空气区域内,背景环境洁净度10,000级。  2微生物检查室的环境条件  微生物检查室是用来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

3、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场所。微生物检查指物品中允许含规定合格范围内的活的微生物。  《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规定微生物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以下,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层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3阳性对照室的环境条件  阳性对照室是制备阳性对照菌种及转接种等场所。  阳性对照室应为洁净度局部100级的单向层流空气区域内,背景环境洁净度10,000级,室内空气经过滤装置处理后直排室外,一般都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4无菌室、微生物限度实验室和阳性对照室的设置管理  实验室布局设计应避免交叉污染,有利于清洁和日常维护。人和物是洁净

4、区最大的污染源,实验室要分别设置人流和物流的通道,并有明确的标识。3个实验室要分别设置更衣通道,避免交叉污染,环境的着装要与药品生产相一致,无菌检查试验时的洁净衣需要穿无菌内衣、无菌外衣、无菌鞋和戴无菌手套,并且都经过高压灭菌。进入的物流要与人流分开,每个实验室要都单独的传递窗传递试验样品和器具,所有样品都要用75%乙醇擦拭消毒,无菌检测所用器具等皆需进过灭菌处理送入无菌检查室;灭菌的效果要进行验证确认,传递窗必须安装紫外灯,并定期对其消毒效果进行确认评价,及时更换紫外灯。阳性对照室中的操作多为有菌操作,其对操作人员及操作环境污染的可能性更大,建议

5、用生物安全柜操作。由此认为,无菌室、微生物限度实验室本身都应当确保检测环境对实验样品不得产生污染,而影响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在无菌检查的同时要同步对检验环境进行检测,洁净程度仍然满足洁净要求。因此,3个实验室在检测结束后的清场、清洗等强度不同,但最终都是本文由.L.收集整理以满足10,000洁净要求及100级洁净要求为可接受的标准。  5实验室的管理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养基、菌种、设备、文件记录、结果的判断等。  5.1人员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并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

6、在微生物实验的门口应当设置门禁装置,进入洁净区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更衣流程进行洗手消毒更衣,方可进入洁净区。不准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包括:非检验人员、皮肤有外伤、炎症、骚痒症者,鼻涕排出物过多者;严重咳嗽、打喷嚏者;没有按规定除去化妆品和未穿洁净工作服者;剧烈运动而出汗者等。  5.2培养基  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试验是检测数据的前提保证。培养基应采用验证的灭菌程序灭菌,培养基灭菌方法和条件,应通过无菌性试验和促生长试验进行验证。培养基融化的程序也需要进行确认,因为过度加热会影响培养基

7、的营养成分。  5.3设备  实验室应配备与检验能力和工作量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并需要定期校验如天平、砝码、pH计温度和压力表、灭菌用的消毒器等,操作使用的净化台要定期验证它的洁净度。这些设备的安装要便于操作易于维护、  清洁。  5.4菌种  实验室菌种的处理和保藏,要考虑选用的培养基,储存的温度,定期检查菌种管的外观级干燥状态,填写好菌种的相关资料,专人保管和发放,严格执行保管和发放制度,并建立进行废菌种的灭活销毁制度。  5.5实验室的布局和运行  实验室对进出洁净区域的人和物建立控制程序和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定期对洁净区进行验证,建立日常

8、监测制度。实验室对所用的消毒剂种类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性,进入洁净区的消毒液要经过除菌过滤。  5.6文件、记录  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