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ID:9614789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_第1页
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_第2页
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_第3页
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_第4页
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圩田是我国古代.L.劳动人民根据当地河湖密布、地势低洼的地形特点,筑造堤坝,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的水利田。涝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灌田,以保水旱无虞,农业丰收。宋代沈括称江南大都皆山也,可耕之土皆下湿。厌水濒江,规其地以堤,而艺其中,谓之圩。[1](卷31,五行中)南宋杨万里在其《圩丁词十解序》中写道农家云:圩者,围也;并说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2](卷32,六行中)。  一、皖江流域圩田开发概况  圩田首先出现在长江

2、下游地区的太湖流域,三国时期孙吴在江淮地区筑圩屯田,以充军需,并设有督农校尉一职专门负责圩田的开发与管理,这是皖江流域圩田的开端。唐至五代时期,巢湖及沿江一带的圩田继续发展。入宋之后,皖江流域的圩田规模大,结构合理,修筑技术和管理体制已经相当完善。宋代皖江流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圩田,如太平州芜湖县的万春、陶辛、政和、诸圩,当涂县的大官、广济诸圩,宣州的金宝、化成、惠民等圩。  明清两代皖江流域的圩田开发进入了鼎盛时期。由于皖江流域尤其是临近河湖的平原低地地区的人口日益增多,对土地的需求更加强烈,围湖

3、造田或围河造田较之以前有了大规模的增加。这一时期新筑了数以百计的圩田,其中千亩以上的就有五六十座之多。明洪武元年(1368年),和州知州改牛屯河上之铜城闸为石质,使得这一千年老闸更加坚固,并且就其势,筑长堤三十余里为堰,巾抱州县七十二圩,约田三十余万亩[3](卷六.河渠志水利)。明初,潜山县建成了唐家圩。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和州修保大等圩120余里。景泰二年(1451年),和州筑成麻湖圩,得田17500余亩[3](卷六.河渠志水利)。明代中后期的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皖江流域的圩田修筑更加

4、频繁。我们可以从明代铜陵县田额与地额的变化表来了解皖江流域圩田的扩大情况:  由上图可见,有明一代,皖江流域的圩田面积是在逐渐增长之中的。  到了清代,圩田修筑的数量和规模都有扩大。据汪家伦《明清长江中下游圩田及其防汛工程技术》[5],合肥从明代以前的36圩,增加到清代的77圩;和州从明前期的70余圩,到清末发展到150多圩;无为州所属圩田在清道光时共有590余座,数量和面积在皖江流域首屈一指。皖江诸圩大者有田数千、数万亩,甚至有一二十万亩的。如修筑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怀宁县广泰圩(后更名

5、广济圩),经过道光六年(1826年)、同治九年(1870年)等几次扩建以后,圩堤长达百里,分为元、亨、利、贞四大号,有通水石闸五座,圩田达28万余亩[6](卷5.三。行下)明清两代,圩田之盛前所未有,其具体的修筑数字因年代、资料所限,难以全面统计,初步估计约3000座左右。  由宋至明清,皖江流域虽然开发出众多圩田,但因为这些圩田大多相对面积较小,加之本来就是与河湖争地而得来,故一遇淫潦,势难骤泄,往往以沿河圩田为壑,居民苦之[7](卷3.七行下)。要想改变这种易受洪涝灾害的状况,就要修建大型的堤

6、坝把圩田连接包围起来用以挡水,因此在圩田极盛的明清时期,联圩、并圩的情况开始普遍出现。从筑圩到联圩,这是广大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也是治水的有效举措。  联圩即通过筑长堤,将众多小圩联并起来,以达到塞支强干和防洪保收之效。皖江地区联圩的成功范例当首推大官圩(今当涂县大公圩)。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宣州水泛滥至境,县诸圩尽没,地方官吏据实上报,朝廷准予联圩,迨至乾道九年(1173年),太平州黄池镇福定圩周四十余里,延福等五十四圩周一百五十余里,包围诸圩在内[8](卷173.食货

7、上一农田),以上所说的便是大官圩的联圩情况。宋代宣州的化成、惠民两圩,埂岸虽已圈固圩腹内包裹私圩十五所[9](卷3.食货七),说明化成,惠民两圩也是通过联圩形成的。但是,宋代圩田的联并还只是出现在圩田较为发达的皖江东岸地区,且所联之圩多为朝廷官圩,由实力雄厚的政府出面招集人力物力进行浩大的联并工程还是可行的,而小民之圩田在当时要想实行联并还不太现实。为了有效地防御洪涝灾害,各圩之间或在政府指导下或是自发地将众多圩田联并起来。清乾隆三十年将沿江各圩联成四段,此为清代圩田联并的肇端。在圈堤之内,农民们

8、曾进行过小联圩,故今仍有九连圩、十三联圩、二十四圩等老圩名流传着。  清代皖江流域联圩的形式也颇具特色。从圩田的结构上看,有的圩一面有圩埂,有的圩两面有圩埂,有的圩周围筑埂被圈成一大圩,也有数个圩坝首尾相连,共同形成一周围大埂。此外,也有彼此独立但相邻的圩组成一个大圩。在圩与圩之间,往往会出现共圩坝的情况。联圩不仅是使圩堤相连,并且是通过修筑大堤把众多小圩田包围在内,把众多小圩联并起来,发挥防洪的功效。由于地势高低不同,联圩并圩中往往需要修建不同的戗岸。所谓戗岸就是在一圩中分隔高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