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庄华峰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庄华峰

ID:42032968

大小:270.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5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庄华峰_第1页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庄华峰_第2页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庄华峰_第3页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庄华峰_第4页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庄华峰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庄华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0卷第3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Vol.20,No.32005年7月Journalof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Jul.,2005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2庄华峰(1.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提要]江南地区的圩田大致滥觞于三国之际,迅速发展于两宋,全盛于明清,是我国江南人民在长期治田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文章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全面考察了江南地区圩田开发的历程与特点,研究了江南圩田兴盛的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并简要分析了圩田的作用。在

2、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圩田开发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认为因过渡围垦破坏了江南地区原有的湖泊河流水文环境,造成“水不得停蓄,旱不得流注”的严重局面,这便给圩田大大增加了防患水灾的压力;历代地方政府在圩田管理方面也是各自为政,各地圩田缺乏相互间的协作,使因破圩而形成的局部水灾年年有之;大量构筑圩田,使湖泊面积大为缩小,影响其调节水量的功能,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条件,致使灾害频频发生。此外,围湖特别是废湖以后,使众多的水生资源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关键词]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生态环境;水生资源[中图分类号]K928.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05(20

3、05)03-0087-08[收稿日期]2004-1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19世纪长江下游圩田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项目编号:04BZS013);安徽省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科学研究首次资助项目“历史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圩田开发与水患防治研究”(项目编号:2002HBW10)。[作者简介]庄华峰(1957—),男,安徽歙县人,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安徽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社会史。圩田(又称围田)是江南地区人们在长期治田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一

4、江南圩田的发展及其特点它广泛分布在江苏西南部、安徽南部和浙江西北部,是该地区土地利用的重要形式。目前专门探圩田是一种在浅水沼泽地带或河湖淤滩上通讨圩田开发的文章尚不多见,而在仅有的一些零过围堤筑圩,围田于内,挡水于外;围内开沟星研究中又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圩田的开发给予渠,设涵闸,实现排灌的水利田。南宋著名诗人了很高评价,对其弊端则或避而不谈,或语焉未杨万里在考察了“上自池阳,下至当涂”的圩田详。本文则认为,在充分肯定圩田开发所产生的后,曾说道:“江东水乡,堤河两涯而田其中,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对生态环境所造成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的负面影响。

5、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①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杨万①(宋)杨万里:《诚斋集》卷32《圩丁词十解序》。87里对于圩田的解释是确切的,他所提到的江东即过战国、秦汉时期的努力,围田进一步开拓。到属江南地区。先秦时期,这一地区由于劳动力稀了南朝,围湖造田又有新的发展,太湖地区呈现少,加之生产技术的落后,开发水平极其低下。出“畦畎相望”、“阡陌如绣”⑦的局面。唐代太《史记》云:“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湖地区的水利营田,已进入一个新的开发时期,或火耕而水耨,果陏羸蛤,不待贾而足。”①可无论是圩堤建设的规模,还是防洪、排灌工程兴见,江南地区

6、在当时基本上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建的数量,都比以前有所提高。五代时期的吴越江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始于三国时期的圈圩筑在太湖流域治水治田,发明并完善“塘浦制”,堤。三国之际,魏、吴在江、淮地区长期对峙,七里十里一横塘,五里七里一纵浦,纵横交错,为解决粮秣补给问题,东吴“表令诸将增广农横塘纵浦之间筑堤作圩,使水行于圩外,田成于田”,就近屯兵垦殖,并于湖县(今当涂县)设圩内,形成棋盘式的塘浦圩田系统。督农都尉治,对古丹阳湖区(位于苏、皖交界入宋以后,江南地区兴建起大批圩田,主要处)进行军屯,从而拉开了圈圩垦殖的序幕。今集中于太湖流域及长江沿岸的江宁、芜湖、宁青弋江、水阳江下游一

7、带的当涂大公圩、宣城金国、宣州当涂等地。其中宣城圩田最多,共179宝圩、芜湖万春圩等圩均始筑于三国东吴时期。所,化成、惠民都是大圩,连接起来圩长达80大公圩有江南首圩之称,吴景帝永安三年(260余里,面积占全县垦田一半以上。当涂的广济圩年),丹阳都尉严密“建丹杨(阳)湖田,作浦93里有余。庐江的杨柳圩,周长50余里。建康里塘”②。浦作水边解,塘作堤解,乃指水边筑府溧水县的永丰圩,“四至相去皆五六十里”,占圩,其范围在今大公圩内。金宝圩原为古金钱地950余顷。宋代最大的圩田是芜湖万春圩。该湖,孙权称帝后,命丁奉为五路总兵,驻守宣城圩位于芜湖县荆山之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