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13060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中国是个翻译大国,季羡林为《中国翻译词典》所作序言中认为:无论是从历史的长短来看,还是从翻译作品的数量来看,以及从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来看,中国都是世界之最。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永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中国文学翻译高潮有两次,一是魏晋六朝佛经文学翻译,一是晚清起的近现代文学翻译。若从1899年《巴黎茶花女遗事》算起,中国百年来翻译作品已达上万种。在全部文学书籍中,翻译作品占到三分之一强。晚清以来域外文学的引入是中国历史的大事件,五四新文学的兴起,其外来动力即源于此。新文学作家中,假外国文学之手催生创作的并不鲜见,
2、很少只著不译或只译不著,边译边著相互渗透合而不分的作家比比皆是。翻译文学作用之大显而易见,但其性质又比较暧昧,长期归属不清。早期虽有阿英、胡适、陈子展、罗根泽、王哲甫等在有关的文学史著作中加以注意,后来出版的各种外国文学史教材却几乎对其只字不提,中国文学史教材即使涉及也是语焉不详。翻译文学简直成了弃儿! 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比较文学兴起,翻译文学才真正受到重视。二十余年间,翻译研究成果不少,涉及翻译文学的著作主要有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1984),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18401966)》(1989),王锦厚《五四
3、新文学与外国文学》(1996),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1997),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1998),谢天振《译介学》(1999),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1999),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2000),《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2001),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2000)等。以上著作大大推进了翻译文学史的研究,使翻译文学史开始与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学史知识系统。 2003年,复旦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系教授王建开博士的专著《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出版。这部翻译文学断代史著作,与前面提到
4、的陈玉刚、郭延礼、孙致礼的论著既有时间上的对接又有内容上的互补,填补了英美文学翻译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本书分七章: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的历史沿革及评述;2.积习与转折:五四初期关于译介方向的论辩;3.域外来风:译介态势与成因;4.现代文艺期刊对译介的推进;5.接受背景与选择方式;6.对英美文学的不同评说与选取;7.结语:英美文学译介实用倾向的语境因素。 第一章为第四章更是对文艺期刊译介的专门研究,探讨了期刊对文学译介的巨大推进作用,指出其独特作用表现在:营造文学译介态势(直接见于刊名英译、创刊词、办刊宗旨、稿级、编者的话等),设立译作专栏,推出翻译专号、英美文学专号、外国作家专号,连载
5、译作,编读往来(见通信、读者、书评等栏目)、集中推介来华作家(如泰戈尔、萧伯纳)等方面。作者还从期刊译介研究的缺失、期刊繁荣状况、译者队伍、专载译文的主要期刊、文艺期刊的销量、译介方式的多样化等角度探讨期刊译介的特色。这样,本章与其他相关章节一起突显了30年英美文学译介的规模与倾向,展示了文艺期刊译介外国文学的全貌与实绩。 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需要接受读者多方面阐释才能真正产生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原作读者虽与译作读者不同,但他们的参予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丰富、发展了原作。现代中国30年文学译介的兴盛,读者亦功不可没。他们并不是总处于被动接受译作的地位,更以其积极的解读参与了文学译介
6、,乃至对译介倾向施加了积极影响。王著全书都体现了重视读者反应的特点。他在众多章节大量引用作家、译者、编者、出版者对文学翻译各方面(如译介方向、体裁、内容、宗旨、计划等)的评论,还精心搜求有关译作、期刊在读者间的传播情况、反馈意见、发行版次等资料,而且书中有不少章节集中讨论读者反应。 第三章有节标题是读者反应:文学译作的接受。该节通过对《文学》、《时代》1934年各自刊出的以文学对个人影响为主题的征文专辑文章的精读分析,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外国文学译介在当时产生影响的原因和过程。征文表明:很多读者借助外国文学译作与新文学开阔了视野,明确了人生目标,塑造出了观念和新意识。许多人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
7、的恰当位置,一些人并由此步入文学殿堂,从事翻译与写作。第四章有节文艺期刊与读者共促译介。作者指出:许多读者来信中表达的远非读后感,而是涉及到译介的关键问题,如译介与创作的关系、译者对所译作品版本的选择、期刊译介的局限性等;对读者的反馈,当时的编、译者表现出积极姿态并付诸于行动以满足读者需要,表现在读者的提议可以成书,如《萧伯纳情书》单行本的快速发行,读者的要求催生新杂志,如林语堂、黄嘉德等创办《西风》月刊,读者的意见甚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