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

ID:9610615

大小: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3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_第1页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_第2页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_第3页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_第4页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关键词:诉讼欺诈/诈骗罪/欺骗对象/财产处分内容提要:诉讼欺诈是一种独特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诉讼欺诈行为的 定性分歧较大。事实上,诉讼欺诈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因而应按诈骗罪定罪量 刑。诉讼欺诈行为侵犯双重具体的社会关系,但其直接客体是单一客体。诈骗罪中的被 骗人与被害人不必是同一人,但被骗人与财产处分者必须是同一人;在被骗人与被害人 不一致的情况下,应当以被骗人为基准来判断处分意思和处分行为。一、诉讼欺诈行为界说诉讼欺诈(又称诉讼

2、诈骗或诉讼诈欺),是指行为人为非法获取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 ,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伪造证据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诱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 的判决,从而获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诉讼欺诈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种较为独特的危害行为,其行为方式多样,形态各 异。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从行为人赖以提起民事诉讼的证据来源的角度,可以将 诉讼欺诈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行为人自己伪造证据,即运用各种手段伪造债 权债务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证明,如借据、还款协议、债务担保协议、债务清偿证明等 。这种类型的

3、诉讼欺诈从事实到证据,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虚假的,是行为人虚构和伪造 的。二是行为人利用被害人隐私,胁迫其以书面形式自证虚构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类 型的诉讼欺诈所依赖的事实是虚假的、不存在的,其证据所载明的内容不是被害人真实 的意思反映,而是在精神受到强制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虚假的意思 表示。但从字面和形式上看,它却是真实的——它确实是被害人自己书写的证明其与行 为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明,其形成的非法性和内容的虚假性在形式上都无从体 现。三是行为人利用被害人的错误或失误,以被害

4、人已经履行完毕的债务文书为凭据, 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害人再次履行。最典型的事例如借款人已经归还了借款,但由于遗 忘或出于对出借人的信赖,没有索回或销毁借款凭证,致使欠款虽已偿还但借款凭证却 仍保留在出借人手中的情况。这种类型的诉讼欺诈所依赖的事实和证据在过去曾经是真 实的,但由于被害人已经履行了相关义务,因而在行为人提起诉讼时这种债权债务关系 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而如果被害人提不出其他确切的证据证明自己已经履行了相关义务 ,那么从法律和法官的角度看,这些事实和证据及其所代表的债权债务关系就是真实的

5、 、无法否定的。透过上述诉讼欺诈行为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不难发现该类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一)诉讼欺诈行为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其行为对象包括财产和财产性利益。(二)诉讼欺诈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伪造证据并向法院提起 民事诉讼,诱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判决,诈取被害人的财产或财产性利益。1.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伪造证据,这是诉讼欺诈的前提性行为。虚构事实,是指 行为人捏造并不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隐瞒真相,是指行为人对于债权债务关系是否履 行完毕的真相进行隐瞒;伪造证

6、据,是指行为人基于虚构的事实而伪造各种证明该事实 存在和真实的材料。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与伪造证据之间必须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两 者是诉讼欺诈前提性行为的一体两面,其核心是伪造证据。因为行为人仅仅虚构事实或 者隐瞒真相并不能获得法院的裁判支持,必须通过伪造证据来达到其目的。作为诉讼欺 诈的前提性行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伪造证据在程度上应达到两个标准:一是应 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提起民事诉讼的最基本的事实和证据要求;二是行为人自认 为其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伪造证据的行为足以使法院产生错误认

7、识。否则,行为人 无法进行其后继行为,也不可能达到其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目的。2.提起民事诉讼,这是诉讼欺诈必备的形式要件,也是诉讼欺诈与一般的诈骗行为、 伪造证据行为及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等行为相区别的关键点之一。无论行为人虚构何 种事实或者隐瞒何种真相,也无论行为人以何种方式伪造证据,只要不提起民事诉讼, 该行为便不能称为诉讼欺诈行为。行为人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虚构事实 、伪造证据并以提起民事诉讼相威胁,但并不打算、也没有提起民事诉讼的,是敲诈勒 索行为,而不是诉讼欺诈

8、行为。行为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以诈取赔偿金,有学者认为这 是典型的诉讼欺诈。我们认为在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以诈取对方当事人赔偿金的案件中, 行为人有的直接从对方当事人获得钱财,有的是经交警部门处理后获得赔偿金,但都不 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诈取被害人财产,因而不是诉讼欺诈。由此可见,单从客观方面看,诉讼欺诈行为实际上由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伪造证 据与提起民事诉讼两部分构成,用公式表示即诉讼欺诈=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伪 造证据+提起民事诉讼。缺少了其中一项,则无法构成诉讼欺诈,由此也决定了诉讼 欺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