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95966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剩余收益模型在中国房地产业的应用改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剩余收益模型在中国房地产业的应用改进研究【摘要】剩余收益模型是近年来流行的公司价值评估模型。本文首先回顾了剩余收益模型的理论框架和演化形式,并针对中国房地产业公司的特点,通过引入更具解释能力的变量将原有模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新剩余收益模型避免了原模型取值不确定性的缺点,提高了模型的可操作性以及对企业价值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剩余收益模型;改进的剩余收益模型;房地产企业 引言 剩余收益模型最早由会计学家PrEinrEIch在1938年提出,Ed. RIt——t期的企业剩余收益; RIt+1——t+1期
2、的企业剩余收益; NIVt——t期企业净存货; SIZEt——t期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OSt——t期末企业流通股股数。 三、实证研究 (一)假设建立 根据以往的研究,企业的内在价值可以通过剩余收益模型RIM来决定。本文提出假设: H1:基于改进的剩余收益模型(9)的企业内在价值能够解释股票价格; H2:相对于其他变量,企业评估期间前后的剩余收益RI能解释更多的股票价格变动; H3:基于改进的剩余收益模型(9)的企业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在逐年提高。 (二)样本选取 房地产上市公司是房
3、地产行业中的优秀代表,为了使数据更具有客观性,本文以2004、2005、2006年为数据窗口,根据大智慧板块分类,选取房地产板块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2004年以后首发上市以及在2004—2006年间被特殊处理的公司,共选取9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最终研究样本。 (三)变量的取值 1.根据公式(3)—(6),可得出RIt=f(St,At-1,Xt,BVt-1,r),其中变量S、A、X、BV依次代表企业的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净利润、净资产账面价值,其取值均可以从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中直接得到。 2.折现率r的确定。折现
4、率r表示企业的资本成本,它的估算国内没有一种较为固定的算法。赵志君(2003)直接用一年期存款利率来代替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这种直接运用存款利率代替资本成本的方法由于没有考虑投资股票的风险溢价,低估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本文使用“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作为资本成本,这样就充分考虑了投资者的机会成本和股票的风险补偿,又避免使用条件性极强的CAPM模型。本文选用2004—2006年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无风险利率,即2.19%。选用Dimson(2002)计算的“世界指数”对短期国库券利率股票风险溢价的
5、几何平均值为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即4.6%。通过以上分析,本文选用的企业资本成本即折现率r=2.19%+4.6%=6.79%。 3.本模型为企业价值的绝对值模型,故与陈信元(2002)等的模型变量取值不同,本文研究中的变量取值均为绝对值。OS为t期末企业流通股股数,SIZEt为t期末企业营业收入,NIVt为t期末企业存货净额,这些变量取值都可以在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中得到,保证了研究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4.因变量V取企业的总市值,可由企业当年年末收盘价乘以股本数得到。 (四)实证结果 根据改进后的模型(9)对
6、2004—2006年样本数据运用SPSS进行剔除法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经过运用向后剔除法对改进的剩余收益模型(9)进行多元回归检验分析,比较2004—2006三年的检验结果,均得到相似的结果,就是模型(9)对企业价值的解释能力较强,但是变量RIt-1和SIZEt在三年的回归检验结果中未能通过t检验,故在进一步研究中将这两个变量剔除,得到新的改进的剩余收益模型: Vt=a0+a1RIt+a2RIt+1+a3NIV+a4OSt(10) 运用模型(10)再次对2004—2006年样本数据进行回归检验
7、,各年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五)实证结果分析 1.对2004—2005年的样本按照改进后的模型(9)应用 BackporaryAccountingResearch,1995:661-687. [8]张人骥,刘浩,胡晓斌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RIR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财经研究,2002,(7):68-74. [9]Feltham.G.AandJ.A.Ohlson.ValuationandCleanSurplusAccountingforOperationandFinancialAct
8、ivities[J].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1995,11:698-731. [10]Ball,RayandPhillipBropiricalevaluationofaccountinginenumbers[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68,6:15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