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与现代管理借鉴

刘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与现代管理借鉴

ID:9589395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刘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与现代管理借鉴_第1页
刘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与现代管理借鉴_第2页
刘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与现代管理借鉴_第3页
刘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与现代管理借鉴_第4页
资源描述:

《刘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与现代管理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刘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与现代管理借鉴刘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与现代管理借鉴 成书于汉魏之际的刘.L.绍《人物志》,其哲学思想意义经过近现代学者解读,多肯定其人才品鉴的现实及政治功用,而罕有谈及其形而上学之相关内涵。如汤用彤言:《人物志》言君德中庸,仅用为知人任官之本;牟宗三言:《人物志》对于个体生命人格所做的品鉴的论述是很有特殊价值的,但不能建立进德之学。而汤一介在谈到魏晋玄学的产生时有这样不同的论述:到汉魏之际由于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削弱,因而出现了儒道名法合流的趋势。刘邵的思想正反映

2、了这种发展的趋势,而成为过渡到魏晋玄学的一个环节。汤一介并就才性、有无、一多和圣人问题做了论述,谈及其形而上的相关问题。其结论是,刘绍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对上述问题虽未从哲学上做出回答,但问题已经提出,因此有何晏、王弼等玄学家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论证,而魏晋玄学生焉!本文试图说明刘邵虽然没有在《人物志》中直接论述相关哲学理论问题,但其政治哲学思想的落实一定有了某些形而上学依据。本文将就此深入阐述:刘邵《人物志》所蕴含的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问题;《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在政治哲学领域的应用,以及现代管理对其借鉴的依据。  1刘

3、邵《人物志》形而上学之无和一的内涵  《人物志》的归属学派,在隋唐志中被列为名家,《四库全书》归其为杂家,王晓毅认为,《人物志》应归属道家范畴,在道家的统率下,将儒、法、术各种人才整合到全材与偏材的人才理论体系中。发展了黄老道家的因循政治哲学,为融合道家与儒、法、术各家思想,提供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路径,对魏晋玄学产生了直接影响。以下本文将就《人物志》表述的全材与偏材、主德与众材的人才理论,简述其范畴及形而上学的相关内涵。  《九征》开篇,刘邵即说: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指出了其划分人才的标准。据此,刘邵将人才划分为全

4、材和偏材大类两种。  在《体别》、《流业》等篇中从性格和才能方面将不同才性的人分为十二材,此十二材皆为偏至之材。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偏材的特征就是能根据具有的各种才能给予其相应的名称,比如刚毅之人,柔顺之人,惧慎之人,各具其性,故而可以各有其名。名的定义的应用,就是据此可以鉴定其成为管理各种国务的政治人才。而刘邵说:凡此十二材,皆人臣之任也(《流业》),所以偏材之人,在此指贤人以及人臣。  全材之人,是指圣人和理想的君主,其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九征》篇说: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

5、变化应节。刘邵认为,君主应该拥有中和之质,也就是中庸之德,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其质无名,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全材之人,也就是主德之人,相对于偏材之人来说,其才性不能专执一材或一能,而是用其无味和无名来调节众材和超越众材。  在此,刘邵对于全材和主德所强调的平淡无味,其质无名,其中集中蕴含了道家无形、无名、无为的基本思想。《老子》曰:道常无名(《老子》第32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第63章)。而偏材和众材的有名,则被视为有,有名执著于一偏,意味着有所限制;无

6、名则无所限,便可以变化应节。而在刘邵之后的王弼提出以无为本的玄学本体论,所谓无形无名为万物宗主(王弼《老子指略》),并言至和之调,五味不形;大成之乐,五声不分,中和质备,五材无名也(王弼《论语释疑》),则都与刘邵的思想类似并近乎一致。有关主德与众材的关系,刘邵认为只有无味与中和才能总达众材,引领全面,也就是其内在蕴含了一统多的关系。而王弼提出以寡治众,认为统一天地万物的只能是一: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王弼《老子注》42章)。所以,一就是本体,多是现象,是本体的表现。这样,王弼以无

7、为根据说明万有的存在,有要由无来统一,而实现执一统众。  以上说明了王弼思想对老子以及刘邵《人物志》的借鉴与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刘邵《人物志》是用道家的主体思想,兼并其他诸家学说,实现了其对人物品鉴的一般原则,并提高到哲学层次,也就是具有了形而上学的相应内涵。所以,一些学者认为,玄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刘邵的思想,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开始了对刘邵在《人物志》中已描述了的以平淡无味为其特征的圣人的哲学论证,确立了玄学的理论基础。  2基于无和一的政治哲学应用,以及现代人才管理借鉴的依据  《人物志》之《材能》篇曰:凡

8、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何者?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至此,刘邵提出了具体识人用人的原则,以建树其政治哲学系统。  基于无的应用,就是以无味和五味的原则,可以理解为处理君臣上下之间关系的原则。基于一的应用,就是以一味协五味的原则。人君应该具有平淡和中和的品性,具有调和五味,包容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