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

ID:958934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_第1页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_第2页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_第3页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_第4页
资源描述: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科学理论的诞生必然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以及丰富的时代背景。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也不例外,它是在前人长期反对战争,争取和平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对前人已有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而形成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及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影响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许多思想家的启示,例如列宁早期受民粹派思想影响比较大。早期的民粹派社会主义者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亚伊赫尔岑等老一辈思想家和革命家都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启迪

2、颇深。他们意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其和平主张就是通过革命,推翻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平等、和平的社会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不断传播、推广,列宁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在列宁探索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过程中,马克思关于和平的思想对其有很大启发。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剖析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过程中,阐发了关于和平的内涵。  (一)和平是人类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间一种关系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和平与战争都是基于一定利益关系而

3、引起的。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个人利益总是违反个人意志而发展为阶级利益,发展为共同利益,后者脱离单独的个人利益而获得独立性,并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作为普遍利益又与真正的本文由.L.收集整理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因而以不同利益主体形式出现的交错的个别利益和共同利益形成了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利益格局。和平与战争相对,是人类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间非暴力的一种关系状态。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这一和平状态发展而来,并灵活地应用到两种意识形态国家如何处理彼此关系的实践当中。一方面,在苏俄取

4、得三年内战胜利以后,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共存的局面已经形成。列宁科学地判断出苏维埃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某种均势。另一方面,新生的苏俄政府急需经济的壮大来稳固政权,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满足其资本扩张的需求极其渴望苏俄的市场及丰富的原料,正是因为两种制度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贸易这层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平便成为他们相互交往、依赖、共处的一个关系纽带。  (二)和平是处理民族间、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  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资产阶级,虽然他们初步提出了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实行普遍和平与

5、正义等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并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条约等形式在约束战争和冲突,用和平手段来处理相互间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各个民族、国家应该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劣贵贱之分,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永远不会优越于其他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个民族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来自己的贡献,每个民族都有权来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国内外事物,不应该受到他国的干扰与侵犯。因此,要保障国际和平,首先就必须消除一切可以避免的民族摩擦,每个民族都必须获得独立,在自己的家里当家做主。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以和平手

6、段解决民族间、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以维护民族间、国家间的正常关系,促进国际和平的实现。列宁认真学习和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并灵活地运用到了苏俄外交的实践之中。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列宁对世界形势有明确的判断,意识到一味的战争只会让彼此疲惫不堪,提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外交奠定了基础。  二、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现实基础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除了理论上的支持,还得有现实的可能性。刚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面临着众多国内外复杂的局面,出于要稳

7、固政权的考虑,苏俄迫切地需要和平的环境,逐渐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一)国内的复杂局势需要和平的外交局面  1917年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次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受压迫人民的士气。但在革命胜利以后,刚刚掌握苏维埃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局面异常危急、复杂。  一是在政治方面。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基础十分不稳。保皇党人、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及其他反革命分子不断密谋暗杀、迫害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地主、厂主、富农、沙皇将军不承认工人阶

8、级的胜利,开始聚集反革命的武力直接威胁着苏俄政府的统治。内忧外患的历史局面促使列宁在1917年11月8日,即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就发布了第一个对外政策文件《和平法令》,公正的和民主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苏俄政府向全世界发出和平信号的举措一是为了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二是争取时间和精力稳定国内政局。但反动势力却寄希望用战争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处于动荡不安这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