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启示

老子哲学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启示

ID:9587034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老子哲学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启示_第1页
老子哲学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启示_第2页
老子哲学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启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子哲学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子哲学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启示老子哲学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启示  老子.L.,即老聃,姓李,名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孔子同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开创者。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基于对现实社会环境和生活状况的不满,老子形成了自己充满强烈批判精神的独特思想,这些独特思想为我们的教育过程提供了参考。  一、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即自然规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要效法自然,顺应万物本性,才能寻找到道。老子崇尚自然,他认为只有遵从自然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目的。  老子的教育理想是返璞归真、复归于朴的教育理想。他采用正

2、言若反的表达方式提醒人们,要获得人生真正价值的途径就是效法自然,返璞归真,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他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最好的道,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  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问不足,故令又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他认为用那些世俗礼乐来育人,只能使人离自然越来越远,他提倡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反对现实利益上的追逐名利,追求仁义等,超越了儒家的世俗礼乐;他认为,一切任其自然,方能回到本真状态,最终实现返璞归真的教育理想。

3、  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处理学生的为学和为道问题上,老子提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是指探求外物的知识活动,这里的范围狭窄,仅指对于礼义圣智礼法的追求,这些学问是能增加人的知见和智巧的;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以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这里的道是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1]为学和为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我们可以视之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不清楚私心杂念,为学难有成就;学识的提高和丰富,有助于内心境界的净化从而使为道得以实现。[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要求人们超越习以为常的经验和知识,把自己的眼光从具体复杂的事实经验引向现象背后

4、更深层次的存在本质,经过损之又损的过程,不断抛弃感知印象而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对道的体认需要主体的自觉和直观自省,显然这种教学需要启发学生进行抽象思维。  当代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教材往往都已是被精华的文化知识,然这些知识因离学生太远而难以被理解,学生往往感到茫然、厌倦。这就要求教育者把人类文化和个体经验相整合,不仅要传授基础的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实证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主体意识、批判意识和创造精神。  三、行不言之教:榜样示范、情感共鸣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

5、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用无为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发展而不替他确定其起点。需要明确的是,行不言之教,并不是真的不言,而是言应该合乎自然法则,合乎自然。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教育思想中,历来十分重视教与学、言传与身教、教育者的教学与受教育者的个人体悟的统一。[3]行不言之教,强调的是一种对道德直觉把握,把教育过程看成学习者通过自由感悟、体验而达到人的生命充分舒展、主体精神极度昂扬的精神境界的过程,这一过程意味着学生的亲身参与、情感共鸣、意义建构和生命成长。  它.L.首先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为人们树立规范,使教育者得到启示,在潜

6、移默化中将教育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它反对过多的教导和强迫灌输。这体现了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即让受教育者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使之独立、主动、自由的发展。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行不言之教,不强做妄为,不任意干预,不拔苗助长。[4]  这对于当今的主体性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选择和创新的自由,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不应该认为的强制进行教育,剥夺学生的自由,扼杀学生选择的权利。  四、无为而无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并不是真的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作为;而有为,不是真正的有所作为,而是一

7、种不顺从自然、不按照规律的行事。老子的无为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追求向自然状态的复归。  在教育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同时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经验和能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无为并不是意味着让教师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教学内容,最大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营造一个真诚、自由、开放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对话、反思而实现与知识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