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86357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创新意识的培养浅谈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就是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以超越原有知识的局限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胆识,力求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跨入知识新领域,获取知识新成果的活动。实施创新教育是开发学生创造力最根本、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创造能力的.L.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一个不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人,将很难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也很难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事业上就很难有所成就。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向创造教育迈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已愈来
2、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到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诱发思维动机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是活动的核心。而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在无疑处创设问题,在有疑处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了记忆的持久性,而且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
3、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应用新技术提高牛繁殖力时,笔者先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谁能想个办法,让一头牛一年生下20头甚至更多的小牛犊?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牛一年一胎,最多生个双胞胎,怎么能一年生这么多小牛犊呢?学生陷入沉思,通过讨论,有的学生说:应用胚胎移植技术,能达到目标。有的学生说:应用胚胎移植太慢了,应该用胚胎分割技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此时笔者又提出新问题:如何让胚胎移植和分割技术成功呢?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和同桌讨论开了,争先恐后地说:应用激素,利用同步发情使子宫内的环境接近。这时再
4、提出疑问:同学们,一头母牛一年能否生下20头小牛犊呢?为什么能呢?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把学生推入创新思维的状态,并培养了学生对新技术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鼓励猜想,培养思维的想象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大胆提问,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对于中、下等生,哪怕是只言片语,教师也要热情表扬、鼓励。特别要表扬提出关于本节知识的、有创造性的、新颖的、对大多数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有利的问题的学生。让学生自己提问,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提供了机会,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
5、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笔者提出问题:国外优良奶牛品种如何为我方所用?学生很快想出了买进犊牛、克隆技术、买进孕牛等方式,当学生均认为不会再有更好的方法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言:以上的做法都可以,但是面对我国经济不是很发达的现状,这样太费钱了,如果引进冻精颗粒自己改良国内品种不是很好么?这一打破陈规的想法,震憾了全班学生,笔者当场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表扬,让他心理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感,诱发学生良好的思维情感。再如,把DNA的结构比作螺旋状的楼梯,把生物膜上的载体比作渡船等,无不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让人浮想联翩。学生经常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
6、中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火花,鼓励学生突发奇想,标新立异,打破原先的教学设计,突破原有的教学目标,敢于逾越常规想象,才能使学生在阻碍、迷局面前,通过创新思考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途径 过去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多是灌输式,致使学生盲目崇拜教科书、信赖教师,不善于质疑、不敢发问的现象广泛存在。然而,教科书并非句句是真理,教师也非事事都正确。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这有赖于教育的潜移默化,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只唯书,没有创新、没有质疑的精神,将难以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学生应敢于怀疑、
7、探索并发现其中的错误,这才是创新的开始。例如,当社会上出现口蹄疫疫情后,笔者引导学生就此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很多学生提出:口蹄疫的病原体到底是什么?作为一种新型病原体,其变异产生的途径是什么?能否通过疫苗进行预防?其预防机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又如,课本上说白细胞有防御保护作用。畜体发炎时,白细胞增多,能杀灭病菌。于是有学生问:白血病也是白细胞增多,为什么又有害呢?为了求得正确的答案,学生查阅资料,共同讨论,笔者在一旁加以引导、点拨,最后进行总结,而不是直接简单的告诉答案。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质疑中锻炼自己,为培养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