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蔡元培被公认为推动近代社会教育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第一人。本文试图考察蔡元培社会教育思想来源,阐述其社会教育思想内涵及其实施途径,以期为今天发展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蔡元培;社会教育;现实意义 在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之前,人类的教育活动都是以社会教育的方式进行的,但社会和教育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德国。我国“社会教育”使用最早是在1912年,人们普遍认为是蔡元培从德国把社会教育的概念引入了我国。他认为学校要向社会开门,服务于社会,教育应以平民主义为取向。他认为一所大学应负有引导
2、社会风气的责任,主张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把培养人才和民主共和事业相联系,深信中国定将人才辈出,科学发达,国运转机。正是从这种信念出发,蔡元培才努力推行社会教育。在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后,蔡元培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使社会教育制度化。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2年设立了社会教育司,与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并立,确立了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上的地位,促使社会教育走向制度化。蔡元培如此重视社会教育,使它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绝不是偶然的。 1社会教育思想的来源 1.1教育救国思想 蔡元培之所以强调教育救国,一方面,是因为他从教育
3、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出发,他认为教育旨在立人,人立则国强。在他看来,教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事业。他认为:“人类所最需要者,即在恪尽其种种责任之能力无可疑。由是教育家之任务,即在为受教育者,养成此种能力,使能尽完全责任,亦无可疑也。”他在这里所说的能力既包括为国家、为社会的献身精神,又包括服务社会、恪尽职责的本领。另一方面,他基于对近代中国历史经验的认识,认定民主共和事业完全离不开教育。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在深感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的同时,彻底放弃了对清政府
4、的幻想,“知清廷之不足为,革命之不可以已,乃浩然弃官归里,主持教育,以启发民智”。这是蔡元培立志教育救国思想的开始。教育救国即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目标密切联系。 1.2留学经历 蔡元培先生如此重视社会教育与他的留学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曾被同时代的人誉为是一位“学贯中西”,能将中外新旧熔冶于一炉的学人。1931年1月,蔡元培65岁诞辰,中央研究院同人赠他一副寿联称“瘁中土文教之精华于身内,泛西方哲思之蔓衍于外物”,推崇备至。蔡元培能达到这一境界,同他数次走出国门直接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密切相关。在1907—1926年的20年,
5、蔡元培先后五次出国,留居国外近12年之久。其中在德国的时间最长,对欧美国家的教育事业也曾亲自作过考察,吸取了国外社会教育的丰富经验。他在谈及社会教育时曾说:“近时欧西各国,义务教育虽已甚完备,然此制仅施全国学龄之儿童,且所授者仅为初级之普通知识。若高深之学术,则仍为有力者所垄断。各国贤者,已图力矫次弊。”紧接着他专门介绍德、法等国的经验,即以普及的社会教育使失学、失业及在职的人员都能享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 1.3民本思想 蔡元培投身教育事业后,一直畅言平民教育。他所说的平民教育就是人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他在民初倡议教育部设立社
6、会教育司时就提出:“以为必有极广之社会教育,而后无人无时不可以受教育,乃可谓教育普及。”之所以重视平民教育,与蔡元培的民本思想是分不开的。蔡元培的民本思想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在1900年《上皇帝书》中他就指出:“国者,公司也,民者,出资本之股主也,天子者,总办也。诸侯者,官也,皆总办所自辟之分办也。”随着辛亥革命等大规模民主运动的不断发生,蔡元培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他开始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伟大。另一方面,蔡元培的民本思想也受到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明确表示自己思想“很受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学说的影响”,而这些学说“
7、都是主张自由、平等、替平民争气的”。可见蔡元培民本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民的平等、自由等民主权利,这种权利也包括受教育权。 2社会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 1931年11月16日,在蔡元培主持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教育组审查委员会通过的审查报告中,对社会教育的宗旨做了如下表述:“社会教育,必须使人民认识国际情况、了解民族意义,并具备近代都市及农村生活之常识,家庭经济改善之技能,公民自治必须之美德。”这个宗旨体现了蔡元培对社会教育的基本要求: 首先,通过社会教育增强国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蔡元培早年投身教育,就主张教育要有益己益世的
8、作用。他一直强调受教育者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爱国之心,更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有化小我为大我、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他积极提倡学生要有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