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80519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课堂提问在启发式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堂提问在启发式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课堂提问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着教学思想。课堂提问有利于实现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1课堂提问在启发式教学中的意义1.1课堂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本身,更在于发展学生的“识思”能力。教师通过问题,把学生引导到“愤”、“悱”的境地,即积极思考,处于想弄通而又没能搞通、想表达而又表达不出来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再给予启发。长期如此,既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又可促进他们深入理解知识、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还可为他们以后创造性地学习提供经验与智力基础。1.2课堂提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求异思想心理学上讲,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提问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通过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或一环扣一环的递进式思考,可以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等良好品质不断得到发展。启发后即使没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也绝不讲深讲透,或包办学生学习,或提供标准答案,或限制学生的思维,一切以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的思维更流畅、更灵活,更具新颖性、独特性。1.3课堂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是创造性活动的
3、先导,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因素。它能激励学生努力寻找到创新课题,准确把握问题,潜心追求创造成果。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课堂教学总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再提出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体意识。1.4课堂提问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与教学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统一活动过程。教学方法构成了教学过
4、程的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课堂提问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两者处于协同合作之中。在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下,教师爱教、会教、愿教和乐教,学生则爱学、会学、愿学和乐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发扬教学民主。2课堂提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提问实施启发式教学,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要课题。目前人们对课堂提问的认识与做法尚不一致,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推广范围有限。大多数教师未能科学认识启发式教学的涵义及其重要作用,因而认为“学生基础差,启发也白搭”,“启而不发,不如
5、填鸭”,“满堂灌”的教学法仍被广泛采用。②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把提问视为简单形式上的一问一答,所提问题很少经过严密的思考和过滤,或所提问题思维度低,或所提问题过难而不能给予适当的启发,或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③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从发挥。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限制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提问的优势未得到有效体现。3课堂提问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3.1从教材的实际出发要想运用好课堂提问,教师必须注重对教材的研究,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理解教材的基
6、本结构;“透”就是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能使教师的思想感情与教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以启发和帮助,师生共同解疑,达到启发式教学的要求。3.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了如指掌。为此,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动机情绪、治学态度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掌握了这些情况,教师方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提问、启发,既能照顾
7、全体学生,又能兼顾个别学生,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得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3.3注重问题的科学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启发式教学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教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灵活性、挑战性、科学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主动探索与尝试的积极性,蕴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达到培养和锻炼其思维能力的目的。3.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维来自疑
8、问。宋代张载认为读书“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