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我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原因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我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原因

ID:957789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我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原因_第1页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我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原因_第2页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我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原因_第3页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我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原因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我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我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原因 摘要:当前能耗的上升既存在短期投资和生产能力扩张冲动的盲目性,也有其长期工业化转变过程的内在必然性。但能耗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相联系,从而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因此,更多从长期角度来研究和制定节能政策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能源强度,投入产出,结构调整  理论界对我国能耗问题的关注始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能耗持续下降所展开的讨论。一般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能源强度(特别是能源弹性系数)一般会经历一个上升的过程,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情

2、形却正好与这一规律相矛盾。白2003年起,能源弹性系数的急剧上升又使得处于争议中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争论的焦点是,能源强度的变动究竟是由部门间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还是由各部门能源强度变化所引起的,而后者往往被认为是部门技术提升和降耗的结果。一种观点认为,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变动起主要作用。世界银行依据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的分析,认为1980—1990年的能源节约有55%~65%是结构因素,剩下的35%—45%则归于技术进步。与此相反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能源强度大幅下降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很小,在工业

3、部门能源强度降低中贡献最大的是技术效率的提高,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重工业(特别是化学、钢铁和水泥行业这些所谓的高能耗部门)几乎随整体经济一同增长,中国总体结构并没有出现“轻型化”的问题。就这一点而言,无法将能源强度的降低主要归结为结构转变。  上述争议部分来自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持“效率改进论”的学者往往采用因素分解进行定量测算,把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为部门结构变动和部门能源使用效率变动。然而这一方法过多局限于供给面,而难以对能耗变动提供一个系统的理解。实际上从理论的角度,人们更希望也需要在工业化和结构转变的背

4、景下对能耗的变动给予一个整体性的说明。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因素分解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分析需要。投入产出因素分解的好处在于能够从工业化过程的多个方面(如最终需求变化、能源使用效率与生产技术变化)展开研究。但是,无论是需求还是技术,更多侧重于一种长期变化。实际上,我国能耗变动既受工业化过程长期结构转变的影响,也受到地方利益驱动下投资过度扩张所带来的能耗短期波动的影响,因为在现有的工业化阶段这些热点行业也往往是高能耗产业。所以,一般的因素分解过多关注于产业供给结构的短期波动,而投入产出因素分解却又过多地关注需求和结构转变方面

5、的原因,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为此,本文试图将工业化过程中能耗变动的短期与长期因素结合起来,在利用投入产出进行因素分解时,将产业结构因素引进来,建立一个同时考察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的模型,并据此展开对我国能耗变动的分析。  一、引入供给结构的投入产出因素分解方法及其测算  已有  三、短期扩张的长期背景:212业化过程带来能源中间需求的巨大扩张  从供给面上看,2002年后结构调整是能耗上升最重要的原因,这样一种结构调整从短期看,我们往往归结为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然而短期的产能波动也有着结构调整的长期背景。从根本上来自于

6、我国工业化过程中集中于制造业的扩张,并带来对能源在中间联系中的相互推动和扩张。  从以上的计算中可以看出,最终需求结构的影响非常小,而分配结构中除进出口因素稍大外,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也很小。实际上从投入产出表的价值型数据看,能源最终消费所占的份额也很小。居民消费的能源除电力、热力和燃气外,中间投入的比例极高(见图2)。从已公布的以标准煤为单位的能源消费量来看结果也一样,生活消费能源不仅所占的比例小,而且还逐年下降,从1993年占总能源消费量的14%,2002年的11%,一直下降到2005年的10%。  笔者进一步根据200

7、2年投入产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数,通过比较得到了完全能耗高的产业(见图3)。结果表明,完全能耗高的产业除能源部门外,主要是采掘、冶金、金属与非金属制品、化学等原材料产业,以及建筑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而这些行业的产品显然主要是用于中间投入而非最终需求,因而从最终需求的拉动看,其对能耗的影响比较局限。  由于所有生产的扩张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所以从总体上可以认为,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带来了高能耗产业的扩张需求,并最终推动能耗水平的逐步上升。但是,我们仍有必要进一步探明这些高完全能耗部门的产品究竟是被哪些行

8、业使用了,也就是说这些高能耗的产品究竟形成了什么?本文考察在各个部门的投人中,哪些部门中上述排序得到的高完全能耗产品投入比例比较大。笔者将各部门投入完全消耗系数中涉及图3中纵坐标右端的8个部门的系数加总并排序得到高完全能耗产品的主要使用去向(见图4)。  在这些部门中,除原材料工业外,笔者发现需要注意的是两类部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