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77714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国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这对学生的身心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国学经典教育概念入手,对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一、语文课程中国学的界定 关于国学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过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顾
2、名思义代指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文化创造艺术的结晶,饱含了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按照纪宝成先生对国学的阐释,关于小学语文中的国学,本文凡指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我国自先秦以来直到辛亥革命以前的教学内容,它包括文章典籍、诗词曲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成语典故、寓言故事、民间谚语乃至俗语名言等等。 二、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
3、语文教学的学科意义 我们小学语文每天所进行的教育中都包含国学教育的很多成分。通过国学教育让小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丰富我们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
4、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国学的内容分布面较广,除古典诗词与经典名著等外,还涉及到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节日、谚语成语、书画建筑等内容,这些国学内容分布于课文及课文后的知识部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璀璨以及中华文明的优秀精神风貌。我们的小学生可以了解祖国的文房四宝、篆刻印章、山水国画、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中医中药、象棋围棋、中秋月饼、端午粽子、道德风俗、饮食文化、婚丧嫁娶、秦砖汉瓦、戏剧、武术、宫灯、剪纸、
5、风筝、织绣、瓷器、唐装等等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小学生逐渐喜爱语文课堂,因为语文课堂原来是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精彩纷呈的科目。 (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国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记载的。通过诵读经典名作,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知晓方方面面的道理,而且可以对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得到有益的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在写作、语言运用、文字理解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中的反字,是通假字,即返的意思;面则在词性上发生了变化,这里用作动词,作照面解了。成语文质彬彬究竟是什么意思?是
6、从哪里来的?读了《论语》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了。而不读这些幼学启蒙读物,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怕是很难有机会搞懂这些的。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从启蒙读物入手。如《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等,读这些书可以增加小学生对文言文的敏感和理解程度。耳濡目染浸润熏陶之下,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潜移默化地提高。 三、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社会意义 (一)助力与小学生人格塑造 小学语文课是教育的基础科目,对于学生的终生学习都起着奠基作用。人一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和学
7、习趣味都是在小学阶段奠定下来的,小学阶段的学习也是形成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重要时期,起核心作用的就是语文学科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中华最精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将得以在小学生这样的民族未来者的身上延续。不论是诗词歌赋,亦或是人物历史、文化礼俗,以中华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国学含有丰富的人格精神教育的资源,推己及人、尊老爱幼、和睦亲善、谦虚谨慎、勤劳节俭、重情重义、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爱国如家、天下为公等等传统美德,深深地融入于源远流长的文章典籍之中。荀子说:人之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为
8、天下烈士。(《荀子?大略》)文学可以塑造人的品格,可以化腐朽为神气,把凡人变成高尚人格精神的不平凡人。小学语文所遴选的优秀的国学内容,必将通过语文独特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人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化价值,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之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格精神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培育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主要通过自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