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74611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为了各自区域经济的发展,仅追求自身利益,造成自然资源不合理地被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制约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关系以及各博弈主体可能的行为,为政策当局制定合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一定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区域经济;博弈论;环境 一、引言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问题及均衡问题,也是研究理性主体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理论。博弈论试图把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数学化、理论化,以便更
2、精确、更抽象地理解其中的逻辑,从而对实际应用提供决策指导。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但现有市场环境下,环境资源没有被市场所涵盖,没有所有权,没有价格,因此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过度使用环境资源,把本应自己支付的成本转嫁到别人(包括子孙后代)身上。尤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为追求各自利益,造成自然资源不合理地被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退化等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致使地区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很难实现。这些不仅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类的生存
3、和发展也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 中央政府追求的目标是使资源在空间优化配置,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地区间相对均衡发展。而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一般仅是辖区范围内经济发展。从理论上来说,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应该考虑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但前者可能更关注整个宏观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后者关注的区域仅限于地方,这就出现了目标冲突问题。不仅如此,地方政府甚至忽视环境问题,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这就使得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关系不得不予以足
4、够的重视。 中央和地方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地方政府也是“经济人”,它也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它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它的工作尽量要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认可。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讲,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当前利益。因此,地方政府在区域政策制定上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甚至出现以较大的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小幅增长。而地方政府以“下有对策”作为执行政策,其主要原因在于抵制政策将获得大于执行政策的期望收益。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改变博弈参数、引导博弈方向,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实现有
5、利于政策执行的博弈均衡。这就需要进一步整合中央和地方利益,进一步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间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政绩考核导向,进一步确立地方政府“执行文化”。 (二)地方政府间博弈 产业政策的发展提倡专业化和协同化,地区间因为资源禀赋不同,在产业分工中扮演了不同角色。问题是:如果落后区域想打破原有分工或是想在原有分工中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地位,而有此愿望的区域又有多家,且彼此条件类似,那么区域政策的制定该做何考虑? 假设甲、乙两区域毗邻某湖泊,甲、乙两地方政府都可选择依托湖泊发展能耗大、污染高但能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税收的产业。甲、乙
6、两地都有两种策略(发展、不发展),实施不同策略会带来不同结果,如图1所示: 赢得矩阵表示,实施不同策略会给甲、乙两地带来不同的效用,假设该效用主要体现在对各自区域GDP增长率的贡献上,这与各地政府把追求GDP增长率作为地方政府主要工作目标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该赢得矩阵的含义是: 1、甲地发展高污染产业、乙地不发展,甲地的效用为10,乙地的效用为0。 2、甲、乙两地都发展高污染产业,甲、乙两地的效用都为8。 3、乙地发展高污染产业、甲地不发展,甲地的效用为0,乙地的效用为10。 4、甲、乙两地都不发展高污染产业,甲、乙两地的效用为0。 从上面的博
7、弈分析可以看出,甲、乙两区域最优策略的纳什均衡点为(8,8),即甲、乙两区域为追求GDP增长率都发展高污染产业,尽管其结果是破坏了环境,而且会引起邻近区域的模仿,但发展胜于不发展,结果是出现“公地悲剧”现象。 (三)地方政府和区域内企业博弈 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目标函数不一样,环境保护权益性博弈也将是一个重复演进的长期过程。“环境保护”这种正外部效益很强的公共物品的提供是低效率的,容易出现市场失灵。这就需要代表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政府出面干预,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制定各种政策、法规和环境标准,督促企业采取达标措施。企业对政府每次颁布的环境标准和法规比较清楚,但
8、政府很难或是很少了解企业的成本、效益、环境标准执行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