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胃镜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胃炎胃镜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ID:9573418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慢性胃炎胃镜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慢性胃炎胃镜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慢性胃炎胃镜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慢性胃炎胃镜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胃炎胃镜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慢性胃炎胃镜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作者:赵立宇褚惠民李福凤杨涛徐贵华燕海霞姚笛【关键词】胃炎  证是中医学术思想特有的概念,是中医学认知疾病演变规律的核心,辨证是中医遣方用药的前提,是中医获取临床疗效的基础。因此证的研究已成为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本课题选择慢性胃炎为切入点,在前期严格遵循循证医学方法研究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诊断标准的基础上,探讨慢性胃炎胃镜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证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手段,推动中医证研究的深入开展。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仪器CIF―Q240电子胃镜,由奥林帕斯公司生产。 1.2方法 1.2.1诊断和辨证标准 1.2.1.1中医

2、辨证标准参考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辨证分型标准和本课题组流调结果[1],分为脾胃湿热、湿浊中阻、脾胃气虚、肝气郁滞、肝胃郁热、湿浊中阻兼脾胃气虚六型。诊断标准(1)脾胃湿热:口苦,胃脘胀满灼痛,舌红、苔黄腻或白腻。(2)湿浊中阻:胃脘胀满,舌淡或淡红、苔白腻。(3)脾胃气虚: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便溏,舌淡白或淡红、有齿痕,苔薄、脉细或虚。(4)肝气郁滞:嗳气,胁胀胁痛,脉弦,舌淡红,苔薄。(5)肝胃郁热:舌红,苔黄,口干,口苦,喜冷饮,泛酸嘈杂,胃脘胁肋胀满疼痛。(6)湿浊中阻兼脾胃气虚:神疲乏力,便稀,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寒,手足不温,舌淡、舌

3、体胖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脉虚或沉。 1.2.1.2西医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根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意见[2],通过临床、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结果诊断筛选慢性胃炎患者。(2)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②同时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 1.2.2分组共采集634例患者,排除兼有其它器质性疾病患者及资料不全者,符合条件者共545例。其中脾胃湿热型126例,湿浊中阻型109例,湿浊中阻兼脾胃气虚型121例,脾胃气虚型30例,肝气郁滞型81例,肝胃郁热型78例。 1.2.3检测方法 1.2.3.1胃镜检查标准见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胃炎研讨会

4、意见[2]。 1.2.3.2胃镜下胃黏膜表现描述(1)内镜下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如同时存在平坦糜烂、隆起糜烂或胆汁反流,则诊断为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伴胆汁反流。(2)病变的分布及范围:胃窦、胃体、全胃。(3)内镜下慢性胃炎的诊断依据,浅表性胃炎:红斑(点状、片状、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构成比(%)表示,用SPSS11.5软件统计,采用卡方检验等。  2结果  2.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均为2001年5月~2004年4月期间,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5、曙光医院、岳阳医院以及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消化科并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例。经结合临床、内镜及病理组织学结果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共634例。排除兼有其它脏器严重疾病及资料不全者,符合条件者共545例。其中,浅表性胃炎403例,萎缩性胃炎142例,男女比例约为0.59∶1。见表1、表2。  表1545例慢性胃炎患者一般资料(略)  表2545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略  2.2慢性胃炎患者六证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545例慢性胃炎患者六证型大多共见有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嗳气、头晕,脉象多为细脉、弦脉、弦细脉等。脾胃湿热型患者多见口苦、泛酸、烧心、善食、乏力、口渴、口气、心悸心慌、多梦、泄泻或

6、便秘,排便不爽、唇色红或暗。湿浊中阻型患者多见烧心、恶心呕吐、口渴、心悸心慌、唇色暗。脾胃气虚型患者多见喜暖、乏力、口渴、泄泻、黑便、唇色淡白。肝郁气滞型患者多见嗳气、胁胀胁痛、症状因情绪变化而加重,脉弦,舌淡红、苔薄。肝胃郁热多见口干、口苦、喜冷饮、泛酸嘈杂、胃脘胁肋胀满疼痛、便秘,舌红、苔黄。湿浊中阻兼脾胃气虚型患者多见喜暖、口苦、食欲不佳、乏力、肢体困重、夜寐不安。  2.3慢性胃炎六证型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在慢性胃炎六证型患者之间胃黏膜充血、糜烂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其中充血以脾胃湿热型为主(96.0%),其次为肝胃郁热型(56.4%),湿浊中阻型(45.0%),湿

7、浊中阻兼脾胃气虚型(43.8%),脾胃气虚型(43.3%),肝气郁滞型最少见(40.7%);糜烂以肝胃郁热型为主(37.2%),其次为脾胃湿热型(23.8%),肝气郁滞型(22.2%),湿浊中阻兼脾胃气虚型(19.8%),脾胃气虚型(13.3%),湿浊中阻型少见(9.2%)。胆汁反流在各证型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脾胃湿热以及肝胃郁热型为主(10.3%),脾胃气虚少见(3.3%)。见表3。  表3胃镜检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