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ID:9570745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2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_第1页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_第2页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_第3页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_第4页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摘要: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以及实现物质循环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变换不仅需要在消费领域、生产领域实现,也同样需要在流通领域实现。物质变换受阻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当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政策以及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造成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受阻,进而产生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成因。  关键词:物质变换;中国;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环境产业  中图分类号:B02   物质变换的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具

2、有重要意义。要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必须在消费领域和生产领域都能够实现物质循环。物质变换受到阻碍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1)在消费领域,如果被消耗掉的自然物质最终不能回到土地,则会降低土地的肥力,并最终影响到生活和生产。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将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1〕(P552-553)(2)在生产领域,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环节如受到阻碍,商品的物质变换在社会领域就会受到阻碍。商品卖不出去,生产与消费就发生脱节,这必然会对资源产生浪费,从而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生态破坏。(3)在流通领域,

3、如果由于贸易的不平衡,局部地区资源和能源的物质交换就难以实现,并最终损害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既有利于对物质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减轻物质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又有利于减少生产发展和生活进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管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以资本主义为例进行阐述的,但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促进物质变换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当前,中国国内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政策以及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造成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受阻的直接原因,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4、  二、物质变换受阻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成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受到阻碍的直接结果。物质变换受阻使得生态环境的生产和再生产不能顺利实现,生态失衡不能恢复、环境污染得不到净化,最终造成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中国采取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过于依赖出口的经济政策、过于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费结构,造成了产业部门之间、在国内与国外资源之间、在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受到阻碍,从而使得经济、资源与生态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这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一)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部门间物质循环的不畅  合理的产业结构、协调的部门比例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

5、马克思所要求的两大部类之间比例协调的重要体现。要达到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而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部门之间物质循环存在着障碍。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于突出。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各部门之间比例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过于突出,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污染重、资源消耗多、对生态环境影响大。而第三产业是以知识经济、信息产业和服务等无污染行业为主,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比较友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加重了物质变换的难度。  造成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新中

6、国成立后不久,面对列强的重重包围和封锁,国家领导人制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采取了集中动员和重点配置资源的制度安排,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化工业中去。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密集资本。为了以比较低的成本来集中分散的农业剩余,国家自1956年起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通过这种制度来压低农副产品价格,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重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同时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国家实行了工业部门国有化;为控制农副产品的供给,国家对农业部门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在这一制度安排下,中国的重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极大地促进了钢铁、冶金,化工、煤炭能源部

7、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虽然重工业发展战略并不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协调均衡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状况仍然得以延续下来。这是因为,虽然经过前30年的积累,中国工业水平相对于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中国工业化过程远未结束,到目前为止尚处于中期阶段。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