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70450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及应用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及应用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许多临床症状和一些疾病,包括繁殖障碍、呼吸综合征、先天性缺陷、肠炎、持续感染(PI)和黏膜病(MD)等,易感动物除牛以外,还包括骆驼、绵羊、山羊、猪、鹿及多种野生反刍动物[1]。该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匈牙利、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印度以及非洲和欧洲许多养牛发达国家,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之一。研究发现,其感染宿主涉及到了大部分偶蹄家畜和部分野生偶蹄动物。每年死于BVDV感染的牛不少
2、于500万头,占饲养牛总数的0.5%~1.0%。BVDV感染怀孕母畜,造成胎儿产生免疫耐受,进而发展为持续性感染病畜,多数持续性感染动物外观健康,但生产性能下降,且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BVDV和猪瘟病毒(CSFV)同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基因组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能产生交叉免疫[2]。BVDV能感染猪,在全球广泛分布,对于无CSFV的国家(澳大利亚、爱尔兰、英国、丹麦),其猪群中BVDV抗体的阳性率在1.6%~43.5%,而其他一些国家,阳性率更高。在我国,专家预测猪群中BVDV抗体的阳性率在50%以上。BVDV在妊娠早期感染母猪,仔猪就会出现持续的BVDV感染,即胎儿通过胎盘感染,则仔猪形成
3、免疫耐受,且持续性感染。仔猪形成的这种免疫耐受,可严重抑制CSFV活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猪群猪瘟野毒的感染,从而暴发猪瘟,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鉴于BVDV对我国养殖业(主要是养牛业和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建立一种准确、简便的BVDV病原检测方法,制定建议规程,对促进我国的养殖业健康发展、减少因该病引起的经济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4]。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5]。该方法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等优点在病原体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
4、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BVDV病原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不但灵敏度比普通PCR高,而且还避免了普通PCR高污染率的缺点,因此,开展该方法的研究,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6-10]。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BVDVNADL株、牛肾传代细胞(MDBK)、DH5α感受态细胞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室保存;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购自武汉中博生物制品公司;牛拭子样品采集湖北省出现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牛场;DMEM培养液、新生牛血清为GIBCO公司产品;DNA凝胶纯化试剂盒和质粒小提试剂盒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服务有限公司;pGEM-TEasy质粒载体为Promega公司产品;
5、T4DNA连接酶为Promega公司产品;EXTaqDNA聚合酶为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产品。 1.2方法 1.2.1阳性模板DNA的制备 1)引物和探针序列。以BVDV的高度保守的5′端非编码区作为扩增靶区,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具体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B1):5′-GAGGCTAGCCATGCCCTT AGT-3′;.L. 下游引物(B2):5′-TCCATGTGCCATGTACAGC AG-3′; 探针序列(B):5′-TGGAATAAAGGTCTCGAGA TGCCA
6、CG-3′; 探针修饰:5′-FAM;(9)DT-BHQ;3′-PO4 2)病毒培养。MDBK细胞经含10%小牛血清和双抗(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00μg/mL)的DMEM培养液培养,待细胞长成70%单层时,接种病毒液,37℃吸附1h,其间不时摇动使液面均匀地铺在细胞上,然后加含2%小牛血清和双抗的DMEM维持液,37℃继续培养,在细胞病变达80%以上时收获。3)常规PCR。通过对PCR反应条件与试剂的优化,确定如下反应方案:反应总体积为20μL,其中10Buffer2μL,10mmol/LdNTPs2μL,引物
7、B1、B2各0.5μL(10μmol/L),DNA模板2μL,TaqDNA聚合酶0.5μL,加去离子水至20μL。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45℃退火30s,扩增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4)标准阳性模板的构建。用上述引物进行常规PCR反应扩增BVDV阳性模板DNA,PCR产物回收纯化后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构建重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