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

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

ID:9568351

大小:6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2

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_第1页
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_第2页
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_第3页
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_第4页
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一中国乡约制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久远的上古时代,如近年出土的泉州《重修溪亭约所碑记》[1]所记:古者乡党闾里各有董正之官、约束士民之所,凡以教孝、教悌,俾人知睦姻任恤之风,而无嚣凌诟谇之习也。是故,里则有门,每弟子旦出暮入,长老坐而课督之。唐宋以后,虽不如古,而城中约所之设犹是,三代教民遗意也。从断代研究的角度看,在明清两代,乡约制度的推行乃始于、并且始终系于"老人之役"和耆老之设。.L.编辑。明代闽人何乔远《闽书》记:老人之役:凡在坊在乡,每里各推年高有德一人,坐申明亭,为小民平户婚、田土、斗殴、赌盗一

2、切小事,此正役也。[2]明代福建惠安知县叶春及《惠安政书》记:国家之法,十户为甲,甲有首。一百一十户为里,里有长。……又于里中,选高年有德、众所推服者充耆老,或三人,或五人,或十人,居申明亭,与里甲听一里之讼,不但果决是非,而以劝民为善。[3]又记:本里有难决事,或子弟亲戚有犯,须会东西南北四邻里,分老人里甲,公同议决。许用竹篾荆条,量情决打。不许拘集。[4]明代闽人蔡献臣《里老总保》记:国朝民差有正有杂。里甲、老人谓之正差。……《大明律》载,合设耆老,须于本乡年高有德、众所推服内选充。《教民榜》文云:民间婚姻、田土、斗殴、相争

3、一切小事须要经本里老人、里甲决断。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而户部申明老人、里甲合理词讼条目,即斗殴、争占、窃盗、赌博、私宰、邪术,里老亦得与闻。[5]清代闽人李世熊《宁化县志》亦记:左为亭曰申明,以辨争讼,亦书邑人之恶者以瘅之。明初以老人坐亭内,凡平婚、田土、斗殴、赌窃诸细事皆主之。右为亭曰旌善,以劝风化,亦书邑人之善者以彰之。[6]明初以来的"老人之役"和耆老之设,在清代也得到法律的确认,清之户律规定:凡各处人民,每一百户内,议设里长一名,甲首一十名,轮流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其合设耆老,须由本乡年高、

4、有德,众所推服人内选充。不许罢闲吏卒,及有过之人充任。[7]至于实际推行的情形,福建清代三叶春及《惠安政书》九《乡约篇》谓:惟皇制建府、置县、划乡、分里,以奠民庶,乃立耆老,以佐令敷政教。朝廷命官,至县级乃止,县以下无职官建置,所以说"建府、置县、划乡、分里";而乡约制度实际上是地方行政制度的一个补充,所以说"佐令敷政教"。从县级职官行政权力的角度来看,有人又视之为县级职官的"权柄下移"或与民"共治",即地方行政制度的延伸。如洪富《青阳乡约记》所谓"有司以权柄下移为讳"和叶春及《惠安政书》九《乡约篇》所谓"知县愿与共治"。叶春及

5、《惠安政书》九《乡约篇》又谓:凡老人里甲,于申明亭议决。坐,先老人,次里长,次甲首,论齿序坐。如里长长于老人,坐于老人之上。里老(耆老)同里长、甲首合作、乡约制度同里甲(保甲)制度配套。周之夔也曾指出这种合作和配套的关系:"乡约以训迪之,保甲以稽察之"[37],"彼保甲者与乡约相表里"[38]。作为地方行政制度的补充和延伸,作为里甲(保甲)制度的配套,乡约也有其办理公共事务的场所即约所。明代洪武年间,各地多建申明亭和旌善亭以为约所;明代洪武年以后,申明亭和旌善亭废多存少,各地或修建旧亭、或新创约所。清代顾炎武《日知录》于"申明亭

6、"条下有注云:宣德七年正月乙酉,陕西按察佥事林时言:洪武中,天下邑里,皆置申明、旌善二亭,民有善恶,则书之,以示劝惩,凡户婚、田土、斗殴常事,里老于此剖决。今亭宇多废,善恶不书,小事不由里老,辄赴上司,狱讼之繁,皆由于此。[39]这里记录的是明代宣德年间所见的大致情况:"申明、旌善二亭",邑里皆置而多废。我们从明嘉靖版《清流县志》卷之三《古迹》里也看到了"申明、旌善二亭,……故址犹存"的记载[40]。我们从叶春及《惠安政书》里看到的是更为详备的印证。《惠安政书》一《图籍问》记:"父老所居旌善、申明亭,匪邑然也,里皆有之,今废久矣

7、";《惠安政书》二《地里考》亦记?(邑)作旌善、申明亭,又各都皆建亭";《惠安政书》四至八列表说明惠安境内下埔、盘龙、琼田、下浯、驿坂、承天、下江、前黄、前塗、上郭、尹厝、举厚、峰前、仙塘、后郑、东张、袁厝、吴厝、通津、前塘、象浦、员庄、前头、梁山兜、白崎、里春、下安、大拓、黄田、扬宅、苏坑、凤洋、许塘、乌石、仓边、赤厝、许山头、刘厝、张坑、大吴、坑北、前庄、上庄等43个乡村置有申明亭。《惠安政书》将申明亭分别登记为"今申明"、"旧申明"和"申明"三类。"今申明"应指当时新创并使用的申明亭,叶春及在惠安知县任上有"创亭以为约?的

8、记录[41],"今申明"当是他在这方面的政绩;"旧申明"应指已废置不用的旧约所,"申明"则可能或用或废也。明代崇祯年间,周之夔《藤山大庙铺保甲册序》也记录了"往时"各有约所、当时仍有约所的情形:"往时冯巷、睹桥二铺各有约所,后以湫隘汇归大庙(约所)"。[42]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