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ID:9563269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1页
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2页
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3页
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作者:陈博来,宁飞鹏,许少健【摘要】【目的】评价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手法组为平行对照,选择95例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受试者,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其分配至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或颈椎手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Vernon颈椎废用指数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获3~114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无病情进展病例,对照组1例进展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2、、1例转化为交感型颈椎病。在3个月内发作次数方面,治疗组为(227±150)次,对照组为(665±26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废用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间颈椎废用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005)。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组有4例出现颈项及上肢酸痛加重、红色痕迹,停止锻炼后即自行消失,后均可恢复正常训练;对照组无不适。两组均未见骨折、脱位、晕厥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且具有简、便、廉的特点。【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转变,颈椎病有逐渐年轻化和大众化的趋势,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初始阶段与基础状态,因其体征轻微,以局部症状为主,有时呈一过性,病情易被忽视。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颈后肌群

4、等长收缩锻炼对本病具有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简、便、廉的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采用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定的标准[1]:①主诉头、颈、肩臂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X线摄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明显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③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选择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年龄20~50岁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同时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症、严重骨质疏松症、骨结核、骨肿瘤、颈椎外伤处于急性期、同时应用非甾类消炎镇痛药或

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以及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2一般资料纳入研究的95例均为2005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以手法组为平行对照,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和对照组(手法治疗)。治疗组55例,男16例,女39例;年龄21~50岁,平均328岁;病程最短3d,最长11年,平均22年。对照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20~50岁,平均326岁;病程最短15d,最长10年,平均23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

6、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特制颈后肌群肌力训练带进行治疗,每天1~2次,锻炼开始时逐步适应,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揉捻弹拨手法松解痉挛软组织,隔天1次,2周为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141安全性指标对各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骨折、脱位、晕厥、病情加重、皮肤损伤等进行如实详细地记录,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142有效性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2]、Vernon颈椎废用指数[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对相关症状与体征进行评分。  143

7、受试者依从性观察以问卷形式了解、记录各组受试者中完成或未能完成本研究内容者、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者、中途退出或失访者的原因、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等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14个月。治疗组无病情进展病例,对照组1例进展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例转化为交感型颈椎病。  21两组3个月内发作次数比较治疗组3个月内发作次数为(227±150)次,对照组为(665±26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

8、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P<005);3个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