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58496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2
《经济增长中的失业原因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济增长中的失业原因与对策摘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口与劳动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失衡状况不断恶化,我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 关键词经济增长,失业,就业弹性,产业结构教育结构 一、我国高失业与高增长并存的现状 经济学一般原理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然而我国近年来的宏
2、观经济运行状况却表明,经济的高速增长与高失业率已经并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继续并存。 从表1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处于高就业弹性阶段,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371,每个年份都在0.2以上,有些年份在0.4以上,甚至达到0.6。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处于低就业弹性阶段,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23,就是在1995年经济增长达到10.5%的高水平上,就业弹性系数也只为0.1。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世界最高水平,但是与此同时失业也逐年上升。 为了进一步探讨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
3、就业弹性的EL、经济增长率GDP以及时间变量T之间的回归方程,其中时间变量T的取值,在1978-1991取0,1992-2000取1,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EL=0.58247-0.02574GDP-0.206656T t=(9.00382)(-3.993939)(-5.183562) R-squared=0.715969S.E=0.092194 F=25.20746DW=1.891731p=0.000003 从中可以看出,方程的K-squared=0.715969,说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拟合优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整个方程
4、能通过F检验,P值也很小,说明方程在显著水平下的解释能力是可以置信的。GDP的系数为负值,这说明在整个时期,GDP增长率与就业弹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其系数值很小。T的系数也为负,其值比GDP的系数大一个量级,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后两时期的就业弹性值明显下降,其影响力比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力明显地大。 二、高失业与高增长并存的原因 我国目前严峻的失业问题是在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下发生的。因此,它不是宏观经济形势不好造成的。失业问题既是“总量”问题,也是“结构”问题。 1.总量过剩。就业问题无非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最终表现。因此,
5、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情况,而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对于劳动年龄人口,我国通常用16-59岁,女性16-54岁的标准。按照这一标准,2001年新增劳动力1091万,2002年为1378万,2003年为1325万;与此同时,农村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大约1.5亿,1999年的进入城市的农民约4000约万人,而入世后每年将激增至5000万人以上;另外,下岗职工人数2000年为657万,2001年为515万,2002年410万(陆铭,2002),虽然2000年以后,新增下岗
6、人数有所下降,但下岗人数的存量可能仍然很大。“十五”期间,全部需就业人数约1.62亿人左右,而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估计,按目前的就业弹性,如GDP年均增长7-8%,每年仅能提供800万个就业岗位,再加上企业自然减员腾出的就业岗位大约4000万个,两项合计总供给为8000万个岗位。这样,“十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每年需就业人口总数约2000万人,而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600万人,五年下来累积的失业人数总共将达到4000万人。2006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量的峰值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达到25
7、00多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预计今年城镇可安排就业约1100万人(包括补充自然减员)。劳动力供求缺口将达到1400多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 2.劳动力市场功能性障碍。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进行劳动力交换的场所,同时又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组织形式。劳动力市场的实质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一种机制。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构成市场的两大部分,20多年的改革,我们在商品市场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了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市场化程度高。而在要素市场上尤其是
8、劳动力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功能不齐全,表现在:①由于受干部与工人、固定工与合同工、各种所有制职工以及城镇劳动者与农民工之间的身份差别的影响,以及封闭化福利待遇制约,劳动力的竞争与流动依然局限在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