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

ID:9544950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_第1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_第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_第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_第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在当前具有迫切性,又具有战略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就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

2、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又为三个文明建设增添光彩。由三个文明建设上升到四个文明建设。依笔者之见,这是十七大报告最亮的一点!  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只有把环境建设好,发展好,让人民群众生活在环境优美的环境里,才能让人们更觉得生活美满与幸福。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建设与发展速度,不讲究建

3、设与发展的质量,那么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老百姓感到满意的,相反还会伤害到老百姓。让人们生活在环境被污染的环境里,人们怎么能生活得安康?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抓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丰富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内涵,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二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说出了老百姓想要说出的心里话,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国内外学者在谈生态文明时,指的几乎都是社会进步状态含义的文

4、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更进步的新文明。因而,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

5、、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事实上,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欲望之门还没有打开,所以人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盲目

6、地崇拜自然、顺从自然,对自然生态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破坏和威胁,并且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形成了简朴的原始文明意识。随着农业的诞生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被动适应自然转变到主动适应,于是出现了农业文明。这一时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主动发起了对地球的挑战,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然而,自然界也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旱灾、涝灾、山洪、风沙等自然报复不断,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进程。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后,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增

7、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与技术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暴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是前所未有的。以致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的地步。值得庆幸的是,近二十年以来。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飞速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兴起

8、作了科学和理论的准备。上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绿色运动”、60年代的生态农业、70年代兴起的生态工程等又为生态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实践基础,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生态文明观是在对人类中心观及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行为的深刻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的,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潮流。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不断地改造自然过程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