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法治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法治文明

ID:23934168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法治文明_第1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法治文明_第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法治文明_第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法治文明_第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法治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法治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法治文明

2、第1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底蕴党的十六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具体而言,在民主法制建设领域实现以下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小康”这个朴素而又极富魅力的词语,最

3、早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礼记?礼运》之中得到系统的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使用“小康”这个通俗的词语,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首先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使用“小康”概念,并把它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二十世纪末,我国顺利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0年世纪之交的

4、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主题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正式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了党章。将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过程,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词“全面”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目标。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

5、工程,是一个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综合体系。诚然,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但我们必须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一言以蔽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单纯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更是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使国家的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善于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我谨以学者的名义提出“小康社会就是法治社会”的新概念、

6、“享受法律、消费法律”的新口号和“建设小康社会与建构法治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从法治的视角解读,小康社会就是崇尚法治、鼓励法律消费、法律服务比较发达的法治社会。“法治”应当是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的文明特质。小康社会不止是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进行时”,同时也处于前所未有的“法治进行时”――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康社会的一大鲜明特点就是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以及上至政府机关下至黎民百姓,都不再对法治持一种疏离甚至排斥的或傲慢或偏见的态度而是与法治全方位地亲密接触。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库》一书的序言中所说,经济越发

7、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通过法治来引导和规范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享受法律、消费法律是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曾撰写过《享受法律》一文,以学者的身份向社会公众(全体法律消费者)倡导“享受法律、消费法律”这个新口号和新理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我想有必要再次呼吁全社会广泛传播“享受法律、消费法律”的法治新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是由政府为广大纳税人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应当是服务于作为纳税人的广大公民的,是作为纳税人的公民的公共消费品,“享受法律、消费法律”应当是现代公民崇尚的法治新理念,同时也是小康社会的“法治化

8、生存”的新模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重视培养公民的“法律消费”意识,变被动的消极的守法意识为主动的积极的用法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要强化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为法律消费群体高质量高效率地提供服务的“服务”意识,以及维护公民这一法律消费群体权益的“维权”意识,树立立法的质量至上和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兼容的观念,遏制形形色色的立法腐败和司法腐败现象;要大力发展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服务业,充分彰显律师在促进法律消费运动方面的中介作用。在成熟的法治社会,律师既是提供法律服务不可缺席的主角,同时也是帮助公民享受法律服务的重要“中介”。从某种

9、意义上讲,律师业的发达程度往往与全社会法律消费水平成正比,律师服务业愈发达,则表明社会对法律服务的个人或集团购买力愈高,公民及法人的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