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44836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3
《清华国学研究院另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华国学研究院另议清华国学研究院另议 1925年至1929年间存续的清华研究院国学科(亦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因为邀聘到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冠绝一时的学问大家,且辅之以留洋归来前程似锦的青年才俊赵元任、陈寅恪、李济诸人,极大吸引了中国社会自科举废后难觅出路的国学后生。在清华园内西方大学体制与传统书院精神的混合氛围中,教学契合,师生两得,呈现五四之后虽然短暂却光耀一时的国学教育胜景,以致令后人艳羡不已,交口称颂。可是,这个畸形机构真正的好时光不过一、二年,其运行轨迹呈逐年下降趋势,最终难以为继表面看来是王、梁
2、两位大师先后驾鹤西去、清华校内大学部与研究院之间因经费之类的利益博弈所致。实则,国学研究院的书院取径与清华的现代大学体制之间难以兼容,致使国学研究院的生长空间日渐逼仄,以致不得不停办。一 上世纪二十年代教育界的改大(升格为大学)之风、学术领域整理国故的强力吁求以及美国决定退还第二批庚款的利益驱动,促使清华同期成立大学部和研究院两个新设机构,欲求走出昔日留美预备学校的有限格局,开拓本文由.L.收集整理更广阔发展空间。清华学校的独特性,使其具备如此的财力和预期实力。创办研究院的初衷是多科并举,整体推进,可
3、是国学优势一枝独秀,竟演变成大冠之下独木支撑,且有喧宾夺主之势。当年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可谓颇有作为,正是在他任内,学校的改大进程迈出实质步伐,又顺从舆情,开启清华教授治校机制。他启用《学衡》主编吴宓筹办研究院事宜,使得这位自东南大学校长风潮之后流落东北的潦倒学人有了用武之地,骤然焕发出活力。 吴宓乃哈佛硕士,而国学根基深厚,尤为突出的是他的学术识力和眼光,他对早年陈寅恪的赏识和推重,带有几分预见性。在筹组清华研究院过程中,他充当执行人角色,作用非比寻常。王国维和梁启超二位接受清华礼聘,均为吴宓躬身亲为,
4、特别是王国维先生深感这位筹备主任虽具西洋教育背景,却肯深施大礼诚待学人,显现古人礼仪风范,遂放下往昔矜持身段,慨然应允举家迁入清华园。其后吴宓又与观堂先生熟商,订立研究院章程,奠定了该机构的基本法度。此外,推荐和聘任陈寅恪来清华执教,吴宓应居首功。随着诸位大师相继到来,研究院国学科的筹建顺风顺水,吴宓发展国学研究院的雄心也变得愈发膨胀。 言及国学研究院的创建,胡适和梁启超二人的作用不可轻忽。胡适作为史前的清华人,又是整理国故倡导者,他对国学研究院的构想和建言,几乎全盘为曹校长所接受,清华方面亦曾请他出
5、任山长角色,胡适自然敬谢不敏。梁启超从民国政坛败退下来,虽思伺机再起,然讲学风气已自北大弥散开来,任公反而要跟着走了(梁漱溟语)。他不甘在思想学术上落于人后,力求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时代,二十年代他设帐南开,又讲学东南、清华等学府,俨然回归学界。然外界仍以研究系魁首目之,讲学举动似属韬晦之略。可是任公的趣味主义确乎真实存在,他与清华校方的渊源非同一般,国学研究院的酝酿显然也有他的推力因素。他在清华时的助教蒋善国忆述:其实国学院机构之成立,完全由于任公一人之提倡。虽稍嫌夸张,却也道出了梁的特殊影响力。任公日后
6、在清华得享特殊礼遇,多少佐证了此类说法。 许多研究者交口称道研究院章程,赞其具有典范意味。该机构的宗旨为研究高深学术,造成专门人才,在先设国学一科的情况,研究内容主要为中国文史哲及语言,培养目的为以著述为毕生职业者和各级学校之国学教师。关于研究院教员,分为教授和讲师,教授须宏博精深、学有专长之学者,讲师须对于某种学科素有研究之学者。专任教授与特别讲师的区别,主要是专职与兼任之不同。关于学生,录取资格相对宽泛:大学毕业生或具有相当程度者;学校教师或学术机关人员,具有学识和经验者;具有经史小学等根柢的自修
7、之士。入学考题分为三部分:一、经史小学基础问答题;二、作文;三、在中国文、史、哲、经学、小学、外文(英或法或德文)、自然科学(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及语言学八门中任选三门作答即可。显然,具有文史根柢者可以从容选答,发挥特长,顺利过关。无论师、生,均须常川住宿,屏绝外务,潜心研究。学生免交学费及住宿费,每学期交膳食费约三十五元,预存赔偿费五元,零用支出自备。学生在校研究以一年为期,完成论文且合格者,准予毕业,遇选题较难而成绩较优者,经教授同意,可续行研究一至二年。 该章程的特色部分在研究方法一项,开列九条之
8、多。开宗明义即本院略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导师)制度:研究之法,注重个人自修,教授专任指导,其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期使学员与教授关系异常密切,而学员在此短时期中,于国学根柢及治学方法,均能确有所获。这里的不以学科分组,而以教授个人为主,凸显了教授自主作用,随后成立的五个研究室,即分别由梁、王、赵、陈及李济主导。开学之初,教授公布指导范围,学员自由选择导师,师生间确定指导关系后,教授于专从本人请业之学员,应订定时间,常与接谈,考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