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4148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植树造林技术及管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植树造林技术及管理方法浅谈植树造林技术及管理方法林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因素就是技术,林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支持。现如今,我国的林业技术整体方面提高程度较大,可是仍旧无法和林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而且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林业发展、强化林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从整体的角度上分析,林业技术发展属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伴随着生物学科技的不断的进步,各种转基因物种也相继出现,并且种质资源的不断优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提升了林业经营的有效率,可是依然存在着生物物种竞争的风险。世界范围内,只
2、要有一个国家的林业技术和世界林业技术落后太多的话,这样的风险因素很可能会危害到这个国家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1植树造林技术 1.1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是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并进行土壤翻耕的技术措施。是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重要工序。包括造林地的清理和土壤翻垦。 1.1.1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就是清除造林地上灌木、杂草等植被,或采伐迹地上采伐剩余物的生产工序;其目的是改善造林地的卫生状况、便于土壤翻耕和造林施工、幼林抚育等作业。 1.1.2土壤翻垦。(1)土地翻垦的方式。土壤翻垦的方式有全面整地以及局部整地。全面整地指的
3、是在全面清理在基础上,全部翻耕造林地土壤;适于缓坡、平坦地、无风蚀地区;全面整地的限制条件是坡度、土壤结构及母岩;土壤质地疏松、植被稀少时,全面整地坡度应在10°以下;土壤质地粘重、植被覆盖良好,坡度应在15°以下。局部整地包括2大类,即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2)整地深度。整地深度是整地规格中最重要的指标,取决于气候、立地、根系、经济条件。加大深度比加大宽度效果好,随着深度的增加,林木根系的分布深度也随着增加,有效促进林木高生长。最大整地深度40~50cm,因为苗木根系一般为25~30cm。(3)宽度。宽度主要是带状整地的宽度,需考虑:①
4、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②土壤的侵蚀强度;③随着坡度的增加,宽度变小;④植被状况:植被越高、生长茂密、萌蘖力强的种类多,加大宽度。⑤树种特性:喜光、速生树种,应加大宽度。(4)长度。长度关系到种植点配置的均匀程度;长度要适中(便于作业、机械整地的效能)。间隔距离应考虑坡度、植被状况、造林密度,坡度较缓或植被茂盛的地方,带宽与间隔之比为1:1;坡度较本文由.L.收集整理陡或植被稀少的地方,带宽与间隔之比为1:2。 1.1.3整地季节。(1)随整随造。适用于土壤肥沃的熟耕地、土壤湿润、植被稀疏的新采伐迹地以及风蚀严重的沙土地。(2)提前整地。一般提前1~2个季
5、节,整地时间不可提前太长;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整地与造林之间最好有一个降雨较多的季节。优点是可以改善水分状况、增加土壤有机质,充分熟化土壤,并能合理安排劳力。 1.2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是指造林的具体方法,一般按造林所使用的材料分为: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3种。 1.2.1植苗造林。植苗造林又称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以苗木作材料进行的一种造林方法。其特点有: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植苗造林幼郁闭早,对林分的稳定和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植苗造林比直接造林节省种子,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育苗再造林。 1.2.2播种造林。播种造林又叫直接造林,
6、是把树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与植苗造林相比,播种造林的优点是种子直接播入土中,出苗后不需移栽,苗木根系不受损伤,且发育比较完整;幼苗从种子发芽起就生长在造林地上,对造林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比较适应;播种造林每穴播种多粒种子,经过人工和自然选择,可以留下生长健壮的苗木,为构成优良林分创造条件;节约投资,节省劳力。 1.2.3分殖造林。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造林的方法,适用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不定根的树种。优点是能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造林初期生长速度快,造林技术简单、省工、省力。缺点是多代繁殖林木早衰,寿命缩短,要求立地条件较好,受
7、母树繁殖材料来源的限制。 2植树造林管理措施 2.1幼苗管理 新造的幼林一般要经历缓苗、生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幼苗管理是关键的转折阶段,对以后树木生长和丰产关系极大。幼林管理先从土壤管理入手,通过松土、除草,优化土壤性质,保证幼苗成长。 2.2封山育林管理 所谓封山育林,就是把经过人们多次破坏的荒山、荒坡宜林地封闭起来,禁止人和畜生等破坏,使当地植被按自然演替的规律生长发育,并在人工的抚育下恢复森林的一种方法。 2.3退耕还林措施 退耕还林是指在水土流失严重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退出粮食生
8、产,植树或种草。 3结语 总之,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提高土壤蓄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