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39261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文化自觉 现代性 制度建设 论文摘要: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中国目前的文化处境,文化自觉要求一个文化群体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并有能力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努力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并从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审慎地选择适用的文化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展。所以,中华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必须参与到所谓的“现代性”建设中,参与到当代重大现象的分析中去。而文化建设的完善需要以制度的支持为前提。.L.编辑。 海派文化研究,一方面在于“海
2、派”,另一方面,也是更基础的,在于“文化”,从这个角度讲,这里单纯地对文化的探讨,也并非离题太远。 当今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或者奢谈文化,文化成为一种“热”,其极端则是“文化至上”,但同时,没文化甚至反文化、逆文化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文化其实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文化研究的先驱雷蒙·威廉斯曾在《文化分析》中概括了文化的三种界定方式: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这种定义预设了某些绝对的或普遍的价值,以这种准则为标尺,文化可视为人类趋向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次是“.L.编辑。 其次,从现实的操作层面来讲,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不可能成
3、为西方文明的复制品。因为,一方面,任何对西方文化成果的借鉴都必须经过一个符码转译的过程。而汉语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符号系统,承载着深厚的汉文化历史传统。可以说,汉语不是纯粹的工具,它本身就是文化,特定的文化传统不能脱离开自己独有的符号系统而存在。而外来文本一旦被转译成汉语,它原来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已经与汉语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发生了交汇融合,已经与它“本来”的面目有了距离。另一方面,对外来文化因素理解和吸收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化的接受就如同人体消化食物一样,外来文化形式不可能被整个地嫁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范型上去,而是往往首先被分解成许
4、多要素,然后这些要素会被文化肌体有选择地吸收、加工、改造和利用。所以,一旦一种外来文化形态被本土文明所接受,它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舶来品,而是融进了许多本土性的要素,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了。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化的全盘西化不仅是不可取的,在操作层面上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借鉴,而是如何更好地借鉴,能不能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创造和发挥,使外来文化因素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相结合,而不是使之流于浮泛和庸俗。比如对于西方流行文化的引进和借鉴,就存在一个究竟应该更看重它所包含的平等、自由的现代精神还是它引导的盲目消费
5、热情的问题。如果就像时下的一些文化机构所做的那样,把流行文化仅仅看作一种带动消费的工具加以利用,势必会引发功利主义至上、价值准则失衡等诸多问题,这显然不是一种很好的借鉴和创新。 同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必然面临这样一个吸收和再创造的问题。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他对传统的理解都是历史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在一片真空中去理解传统,而是在一种“前理解”结构中(海德格尔),也就是我们现有的经验结构中,理解传统和自我。于是我们对于传统的接近,也不可能是对历史“本真”面目的复原,而是立足于我们所站立的当下语境,和传统进行对话沟通,形成一种“视界的
6、融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继承本身就是创新。文化“回归”或者“复原”,只是一种表象或错觉,常常被人们拿来当作推销保守主义或是汉文化中心主义的借口。 就如同在生物学意义上,物种的发展必须以足够多的基因图谱作为支持,才能保证遗传的多样性来适应环境,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文化图谱的多样性提供机遇和动力。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把握传统文化就等于是把握住了未来发展的契机。但是,我们说要继承传统,并不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作一个“传统式”的人,喝茶穿马褂娶姨太太,而是去思考如何在当今世界里为“做中国人”找到理论上和哲学上的意义。中国人怎样继承传统,取决于我们怎样理
7、解自己的现在和怎样设想自己的未来。对“现在”和“未来”的界定其实就决定着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就像有些做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所认识的那样,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西方是一样的。西方人对自身传统的界定,对什么是西方文明的讨论,完全取决于他们现在做什么和下一步准备怎样做。对于他们来说,回到传统并不等于死抱住柏拉图和莎士比亚,而是取决于他们对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当代解释,而这种解释和启示,也就取决于他们今天如何应对和处理当前的诸如“全球化”这样的问题。现代西方文化思想体系之所以具有活力,原因之一就是它不断地把“他者”包容进来,不断地让“他者”来挑战自己,从而
8、在同“异”和“变”的缠斗中不断地把“同”和“不变”阐释或生产出来。这其实也就是不断从差异当中寻求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和准则。中国其实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以前通过读经释经来解释传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