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26498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建国以来中共发展观演变历程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建国以来中共发展观演变历程探析论文摘要:建国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历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发传统发展观——改革发展观——全面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系统考察建国以来发展变历程,对于今天我们正确对待发展问题,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 论文关键词:建国以来;发展观;演变;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是人们对于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建国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不
2、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观。这些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诉求,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生动诠释。系统考察建国以来发展观的演变历程,梳理党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所形成的不同的发展观,对于今天我们正确对待发展问题,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发展观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围绕如何调整和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
3、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等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而艰辛的探索,在借鉴苏联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发展战略: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以实现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发展目标,通过外延式与粗放式发展,提高工业总产值及规模;在发展态势上,提出在短期内赶超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动力上,强调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推动经济发展。这一发展观,顺应了中国发展初期通过工业化奠定发展初步基础的要求,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受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影响以及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一代
4、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实现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是按照七届二中全会和《共同纲领》确定的发展观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经济体制建设。1949年9月,《共同纲领》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要“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工业化开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目标。1952年8月,“一五”计划草案提出,“一五”计划时期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开始把重工业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1953年2月,中宣部发布《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再次强调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5、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于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1964年,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工业化依然是最为突出的目标。 同时,传统发展观还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1955年底,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
6、的速度和规模,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适当的扩大和加快。”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赶超美国,“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大块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开除你的球籍!”1956年春毛泽东在提出“十大关系”时就想,“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不是可以搞得快点多点,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更多更快更好各省的办法建设社会主义。”赶超思想开始萌芽。1957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说:“十五年后,苏联可
7、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1958年5月又提出:“七年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后来时间不断缩短,中国逐渐由“以苏为鉴”走向“超英赶美”。在赶超狂潮的激励下,我们片面强调重工业而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提高钢铁总产量,主要靠外延要素投入来支撑,投资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大跃进”便是赶超思想指导下的典型案例,教训异常深刻。196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科学战略,也由于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而扭曲,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冲击而搁浅。 然而,这个以高速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为
8、特征的传统发展观,顺应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指导中国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其他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