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

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

ID:9525444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教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学生评教”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对“学生评教”提出了相应建议,拟实现通过“学生评教”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目前,部分高校实行“学生评教”工作,通过学生打分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这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改进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中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学生评教”的合理性  教师最直接、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教师为了完成自身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就必须要了解学生对于自己“服务”情况的感受和看法。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

2、经济的条件下,学生更是有权利对于教学的状况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当然,这丝毫不意味着学生的每一个意见都是正确的,丝毫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对于学生的教育之责,也丝毫不意味着教师会因此丧失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它的真正涵义在于,~位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教师,有义务了解自己的学生,并且要能够根据这种了解,努力去修正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注意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才能够获得某种超越,靠着这种超越,我们就有可能把对于学生打分的某些疑虑和担心转换成为改进教学工作的内在的驱动力。  现在讲素质教育,从这个角度看

3、,学生打分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情况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学校、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把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此而言,学生给老师打分,既是对老师“师德”的考验,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学德”的考验。  评估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体地说,是要“帮助”人,而不是“整治”人。  2“学生评教”的矛盾及局限性  我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两句话。一是由学生打分的这种教学评估活动有其天

4、然的“合法性”,作用明显,应当充分肯定;二是这种评估方式也有其边界和局限,因此,尽管它是非常重要的,但又绝对不应当是唯一的。  一方面学生打分评价教师教学情况已经成为了一种“大势所趋”,难以逆转的事实,不管教师本人是否情愿、是否意识到,评估的结果在事实上对于他的工作会产生种种影响;另一方面,教学评估的总体情况对于一般教师来说又往往是处于一种半公开、半保密的模糊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产生的往往是困惑、怀疑乃至抵触,而不大可能是积极参与的建设性的情绪。  另一方面既然是学生打分,评估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自然首先需要学生对于这项工作的理解和重视,有一种认真

5、、客观、负责的态度;而学生在打分过程中只管不断地埋头打分,却没有机会了解自己打分的结果,这里所说的“结果”既包括最终的分数本身,也包括这一评估方式对于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又怎么能够更深地认识这一改革的真正意义呢?一方面是迫切需要学生的重视和配合,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应付差事的心理,他们看不出这一活动的真正意义何在。  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看,目前我们实行的教学评估办法名义上有两种:学生评和同行评。但是真正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是学生评价。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正常情况下,在长达几个月的教学活动的全程中,始终同教师在一起的不是同行专家

6、或系部领导,而是学生,并且只能是学生。就这个意义而言,由学生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显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当然,学生评价教学活动也有它的边界和局限。就所授课程的意义而言,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拥有量上是有着明显差异的。因此,多数学生很难就教师的授课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是否科学、教师讲授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完备等问题提出客观、科学、系统的看法。而所有这些又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全面监控和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寻找更多种类的评估办法。比如说课程评估、专业评估和校系两级教学活动的综合

7、评估、考试等等。总之,科学的教学评估应当是一种系统,学生打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子系统,但还不是整个系统本身。  3对“学生评教”的建议  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估制度,是一个跨越学术问题和管理问题的系统工程。教学活动是一种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劳动,其本质是精神性的。因此对于它的评估,内容、方式、方法、角度和手段也应该是丰富、灵活、多样的,这就迫切需要尽可能多地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  据说现在有老师不敢严格要求学生,是因为担心学生不能够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的教学工作。对此我们认为在这两者之问未必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尽管可能

8、会有这样的情况,但是,真正的“账”不应该记到“学生评价老师”这件事情头上的。  尊师重教,始终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教师花费心血教授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