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会计学过时了吗?

分析会计学过时了吗?

ID:9519353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2

分析会计学过时了吗?_第1页
分析会计学过时了吗?_第2页
分析会计学过时了吗?_第3页
分析会计学过时了吗?_第4页
分析会计学过时了吗?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会计学过时了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分析会计学过时了吗?会计学过时了吗?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会计学过时了吗?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偏差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基于行为会计学新理念的行为会计是一个有争议的全新话题,它包含两部分:  第一,会计工作受到行为和无意识的认知偏差的影响,因此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仅仅是项技术活儿。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看待会计工作,这种认知的转变将影响我们对公司的运营。  第二,公司高管的行为对于公司估值的影响差别很大,因此在对公司进行评估时,要打破只关注利润的传统,对公司高管的行为影响给予

2、单独评估。例如有两家从表面上看估值相同的公司,但如果其中一家由比尔·盖茨管理,另外一家由失败过多次的人经营,那么很显然,由比尔·盖茨管理的公司一定更值钱。  会计师新活力  众所周知的会计工作就是诸如记录各笔财务交易和结果之类枯燥乏味的活动,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就是会计师。会计师通常性格内向,对数字的迷恋程度胜过对人的兴趣,人际关系往往像无头苍蝇,没什么头绪。这就是多数人对会计师的印象。  而会计工作是什么呢?就是对各种规则和算法的运用——左边等于右边、表格最后一行数字等于上面各行之和等等。只要能做到

3、遵循会计准则,会做加减法,那么会计工作就是准确的,就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了。  不过以上想法都是错误的。即便大多数人都信以为真,也并不代表观点是正确的。  想必大家一定都记得世界最先进、盈利最厚的企业之一——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遗憾的是该公司所有的会计数字都是极大的错误,表面上的高盈利,事实上已经破产。但这仍然没能构成财务欺诈,因为所有这些数字都通过了审计机构的审查,更有后来知名破产律师为其做无罪辩护。即使不存在欺诈、并且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会计师和审计师,雷曼兄

4、弟公司的财务仍然是彻头彻尾的大错误。  在2008~2010年这一时期,美国成千上万家公司都存在与雷曼兄弟公司类似的理由。这些公司存在的理由严重程度不及雷曼兄弟,而且多数都不能称之为欺诈。虽然这些公司中的绝大多数都有能力卓越的会计师和审计师,错误的会计数据仍然不胜枚举。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呢?  学习枯燥的会计学  根据行为财务学和经济学,人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受到无意识的认知偏差的影响,这种无意识的影响常会降低决策的有效性。  新兴的行为会计学将管理团队的行为价值包括在公司的价值体系中。行

5、为会计学明确将这些考虑在内,使会计学更现实更能体现出会计的价值,从而在本质上将人类行为作为一项资产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行为会计学直到现在才在很大程度上将行为作为一种资产进行诠释。但雷曼兄弟公司和美国经济大衰退使行为会计学应包含哪些方面这一理由变得更加复杂。它固然应该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人及其行为的价值,但也不能忽略在对会计师所做的财务活动记录进行审查时会受到无意识认知偏差的影响。  预算、预测和估价已经不仅仅是会计师的工作,任何高管都要参与其中。人们在跟数据打交道时,无意识的认知偏差就会出

6、来作祟,这种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换言之,不应该把会计、预算、预测和评估视为简单的技术活只要求算法正确就可以了,其实所有这些工作都受到无意识的认知偏差的影响。  无意识的认知偏差对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计师应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而不应该趋从流行的观点。以分类为例,分类可以有多种方式,会计师必须同时考虑到政府和会计机构的各项规定、法律意见等等。  随着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我们的判断就会受到自身观念的影响。有些观念是明确的,如在特定时间段会计师可能受到来自老板施加的盈利方面的压力。  但是其他的判

7、断可能是无意识的,如一位比较保守的会计师会将某项数据列为开支而非资本化的资产,以避开公司过于乐观,计划过于雄心勃勃。  无意识的认知偏差还可能以其他出人意料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信息量过大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决定。其主要理由是知道的信息越多,越容易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信息,哪怕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信息。  信息量过大容易使我们无意识的过滤掉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只保留有利于支撑自己观点的信息。这一现象在公司、政府和其他组织如军队中始终存在,而且多半完全无法察觉。  正因为所有的人都或多

8、或少存在这些偏见,所以类似的理由在所有类型的公司都会出现,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公司做的某些决定经不起实践的考验。  这些情况构不成欺诈,充其量就是无意的自欺。会计工作与这些工作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因此无意识的偏差往往会使不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自动被过滤掉。  我曾在20年内担任过几家公司的CEO。在职期间,我的经验是一定要知道数据的提供者是谁,据此判断数据的可靠性,至于是会计师、销售人员还是产品开发人员并不是最重要会计学过时了吗?由写论文的好帮手.提供,.的。如对于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