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制药枕具对颈性眩晕的治疗功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制药枕具对颈性眩晕的治疗功效分析 颈性眩晕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和(或)外伤使颈椎内外失衡,导致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主要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更趋于年轻化。如何有效地缓解眩晕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尽快回归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已被逐渐重视。 目前大多数病人在接受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颈枕以达到改善颈椎曲度,稳定颈椎,从而缓解症状的目的。经实践证明,此法虽有一定疗效,但起效不显著。我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采用我院自制药枕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
2、13年2月2014年5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关节科就诊的颈性眩晕病人130例,纳入病人均符合《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中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单数病人归于观察组,双数病人归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药枕组)男27例,女38例;年龄(28.24±12.3)岁。对照组(颈枕组)男30例,女35例;年龄(27.65±13.86)岁。两组年龄、性别、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颈枕。科内进行颈枕使用专科培训。使用方法:将颈枕置于头颈部,通
3、过挤压调整枕内填充物的位置,使病人平卧时眉尖与下颌成一条直线;侧卧时枕突与第七颈椎成一条直线。每日持续制动3h,7d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制药枕。组方:天麻30g,乳香30g,没药30g,红花30g,当归30g,川芎30g,冰片15g。于我院制剂室,将中药入炉炒,炒热加入粗盐再炒,把炒好的药打成粗颗粒,冷却后放入两层纱布袋中,再加入晶体瓷珠80g,封口后包装成35cm20cm的中药枕,于通风干燥处存放。使用方法:科内进行药枕使用方法规范化培训。使用前将药袋正反两面均匀喷上少许自来水,放微波炉内高火加热2.5min~3.0min即成热药枕,热药枕表面温度为4
4、5℃~50℃,干燥。让病人自然仰卧,将药枕置于头颈部,通过挤压调整药枕内药粉的位置,使病人平卧时眉尖与下颌成一条直线;侧卧时枕突与第七颈椎成一条直线。每日持续制动3h,3h后热药枕表面温度会降为30℃~45℃,7d为1个疗程。药枕可反复使用50次左右。 1.2.2疗效评定标准由责任护士采用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疗效评价标准对眩晕症状进行评价。痊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有效:症状及体征减轻,有关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变。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分别在3d、5d、7d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颈性眩晕属中医痹证眩晕范畴,多因筋骨受损,气血不畅,加之风寒湿邪入体,导致痹阻经络,不通而痛。现代医学认为:在颈椎不稳的病理基础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交感神经刺激,体液因子诱发及颈部肌肉本体感受器功能紊乱等致病因素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缺血及本体感觉功能紊乱加重,进而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在临床治疗中,虽然使
6、用了颈枕调节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但不能有效解决动脉供血不足、血流再灌注等问题。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治头项强不得顾四方,蒸好大豆一斗,会变色,纳囊中枕之。说明药枕治疗颈椎病已有悠久历史。近年来,药枕凭借着简单、方便、副反应少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运用于颈性眩晕的治疗中。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自制药枕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和辨证施护的原理进行配置:天麻熄风止晕;乳香、没药调气活血;当归、川芎、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冰片开窍醒神、促进透皮吸收。诸药合用,可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使药物直达病所,增强疗效。晶体瓷珠是载热体,具有快速聚热而缓慢散热的特点,能够使药物快速加热,保温持久
7、且缓慢释放药性。中药制成粗颗粒起到物理刺激按摩作用,头颈部中重要穴位哑门、风府、风池、天柱、大椎、颈夹脊,通过颗粒机械刺激和药物激发经络之气,通过皮肤及鼻黏膜吸收、嗅神经传导、眼间接吸收等途径,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和调。 研究中使用的自制药枕,在原有颈枕的基础上加入中药进行改良,增加了药疗和物理按摩两项功能,通过对颈性眩晕症状缓解情况的观察,可见自制药枕的疗效明显优于颈枕,无副反应,且可反复多次使用,药物不直接接触皮肤,病人易接受,具有临床应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