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ID:9492675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1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_第1页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_第2页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_第3页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_第4页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诊断;对比研究;婴儿;儿童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病、多发病。有关婴幼儿与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相关报道甚少。本文旨在回顾分析婴幼儿及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的异同点,从中找寻其规律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001/200712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13例,其中男64例,女49例;年龄6个月至3岁54例(47.8%),~6岁16例(14.2%),~10岁23例(20.4%),~14岁20例(17.7%);住院时间1~

2、31d,平均9.7d。以6个月至3岁为婴幼儿组,4~14岁为儿童组。  1.2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1]。  1.3观察指标(1)血常规检查;(2)采用呼吸道生物钜阵(芯片)分析系统(西安联尔科技有限公司)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IgG抗体;(3)酶学采用美国BECKMANCX5,北京九强试剂速率法检测;尿蛋白采用DIRUIN600尿干化学分析仪及Sysmex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4)X线表现及肺外表现。  2结果  2.1临床表现和血常规检查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分别见表1,2。表1两组支原

3、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n(%)]表2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n(%)]  2.2肺炎支原体IgG抗体检测本文113例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IgG抗体均阳性。  2.3酶学检测及尿蛋白检查儿童组谷丙转氨酶(ALT)共查19例,15例正常,4例增高;门冬酰胺酶(AST)共查14例,12例正常,2例增高;乳酸脱氢酶(LDH)共查18例,12例正常,6例增高;肌酸激酶(CK)共查26例,21例正常,5例增高;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共查11例,10例正常,1例增高;碱性磷酸酶(AKP)共查14例,9例正常,5例增高。尿蛋

4、白共查8例,4例阳性。婴幼儿由于家长不配合未抽血化验酶学。  2.4X线表现X线或胸透共查74例,儿童组54例,其中节段型32例,间质型8例,混合型12例,胸腔积液2例;婴幼儿组20例,其中间质型14例,混合型6例。节段型和混合型47例的病变部位在右下肺28例,占首位,左下肺11例,右中上肺5例,左上肺3例;其中儿童组占44例,婴幼儿组只有3例表现明显。儿童组以节段型为主,婴幼儿组以间质型为主。  2.5肺外表现113例中有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52例(46.0%),其中皮疹8例,血小板减少6例,增高8例,尿蛋白阳性4例,中枢神经系统损

5、害6例,心肌酶谱增高12例,肝功异常6例,胸腔积液2例。113例中婴幼儿8例(7.1%),儿童44例(38.9%)。  3讨论  国内近10年来关于支原体肺炎的报道日益增多,四季均有发病。每隔3~6年出现一次地区性流行[2],本组患儿性别男多于女,4~14岁为患病高峰年龄组。婴幼儿54例,占47.8%,儿童59例,占52.2%。  3.2X线表现肺部病变呈大片均匀暗影为节段型,弥漫或局限性纹理增多称间质型,在间质病变基础上并有小斑片影者为混合型[2]。X线表现程度较重,而临床症状、体征相对轻。病变部位以右下肺占首位,其次左下肺,右中上

6、肺、左上肺,与相关报道右侧多于左侧,下叶多见一致[4]。婴幼儿以间质型为主。治疗1周后病变开始吸收,2~3周多数病例大部分吸收,建议不必过早复查X线。  3.3肺外表现本组肺外表现52例,占46.0%,与近年相关报道的31.4%~67.35%接近[57],其中婴幼儿8例(7.1%),儿童44例(38.9%),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儿童比婴幼儿更易发生肺外表现。可引起皮肤黏膜、血液、心血管、神经、消化系统、骨骼肌、关节、肾脏、胸腔积液等多种组织、器官的病变。皮肤改变最常见,皮疹形态多样,最多见为斑丘疹、疱疹、猩红热样皮疹等。本组52例肺外

7、表现侵犯2个系统8例,3个系统受累4例。1例6岁患儿,躯干、双下肢散在出血点、瘀斑,血小板量极少或4×109/L,实验室甚至难以报出结果,病情危重。有12例血小板增高,在(325~379)×109/L,以往未见相关报道。由于收集的病例数量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支原体感染后血小板增高的原因尚不清楚,是否针对性应用抗凝药物有待探讨。其中6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均为脑电图异常慢波,表现为脑炎或脑膜脑炎。近年有报道认为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支原体感染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8]。其发病机制倾向于支原体直接侵袭、自身免疫反应、神经毒素

8、作用[913]。  肺外表现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组织细胞抗原结构改变产生的自身抗体或由于肺炎支原体与宿主组织有共同抗原成分引起的交叉反应[2];部分为免疫复合物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血管病变[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