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分析

证券市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分析

ID:9491476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证券市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分析_第1页
证券市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分析_第2页
证券市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分析_第3页
证券市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证券市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证券市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分析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包括波动率之谜,股权溢价之谜等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不能用传统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为金融学悄然兴起。大量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的心理感受在投资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市场中,投资者由于存在心理偏差总是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在20世纪60年代,实验经济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相关着作,这些重要的论着吸引了经济学家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人们的经济决策。  在这一时期,认知心理学和决策理论

2、的发展,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有限理性这一假设的提出,更多的学者将注意力投向了行为金融领域,将心理学、行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理论成果引入到金融市场中,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检验方法,逐渐诞生了行为金融学,它从另一个方面更好地对金融异象做出了诠释。  我国股市的投资主体以个体投资者为主,与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机构投资者相比较,绝大部分的个体投资者在决策时都是基于自己的信念。针对这一特殊的背景环境,对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进行检验。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主要研究在竞争的

3、市场中人们所犯的错误。在竞争的市场中,至少有一些套利者是理性的。在资本市场中,行为金融学会考虑到将投资者的迷惘、愚蠢等心理,当投资者进行投资时,这些心理会对证券的价格和公司的业绩以及证券市场的其他方面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有效的情况下。  事实上,市场的有效性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存在,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  行为金融学主要有两大理论基石:  第一,套利行为的有限性  套利行为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与理论并不是完全符合。首先,很多证券并不具有完美的

4、,或者比较好的替代品,套利行为也是有限的和具有风险的。因为在大多数错误的定价情况下,价格并不会及时的回归到基本价值。这一方面可以说明价格对于信息的反应不是很充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价格对于无时效信息的反应。这样,套利行为的有限性就可以解释,在噪声交易者存在的情况下市场的无效性,但是并不能具体说明市场无效的程度,这就需要建立第二个理论基础。  第二,投资者心态。  这个主要研究现实市场中投资者是如何形成信念,如何对证券进行评估,以及如何进行交易的。与套利的有限性结合,投资者心态理论可以为证券的价格和收

5、益的变化提出比较明确的预测。  三、数据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心理特点为研究对象,检验国外的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成果对于我国的个人投资者是否合适。因此,问卷实验的调查对象全部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  通过查阅有关行为金融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并且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制订出了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心理的调查问卷,以此来检验我国证券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中的心理特点。  问卷调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X络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120份),另一种是在南京江宁区某个证券营业部发放纸质

6、版问卷(40份)。本次一共发放了160份调查问卷,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12份,最后一共收回了148份有效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回收率高达92%.  投资者的年龄大致分布在两个不同的阶段:一部分为年纪较小(25至30岁)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多数于本科以上学历刚步入工作,另外一部分为南京一家证券营业部的调查者,这些调查者是随机选择的,年龄集中在30~50岁。共2页:12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对过度自信心理的检验  从统计结果来看,46%的人认为自己所购买的股票更具有价值,可以看出投资者常常过度相信

7、自己的投资能力。39%的人将股票盈利原因归结为证券市场环境好,25%的人归功于内部消息,24%的人归功于自己的投资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内部消息的出现也会增加投资者对自己所掌握信息的信心,认为自己掌握了别人不知道的优势信息,当然,这个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了另外一面,随着投资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投资时一部分投资者已经趋向理性化,而不是主观将盈利归因于外部的条件,但是调查结果整体显示个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较为明显。  (二)对损失厌恶心理的检验  从统计结果来看,投资者在面临

8、可能性的投资损失时,与确遭受8000元损失相比,有87%的人选择了75%可能遭受10000元的损失和25%可能不会遭受任何损失这个选项,可见投资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博弈心理,在损失概率很大的情况也力图追求不发生损失。  但是在面临确定性的收益时,投资者的决策却相反,有84%的人选择获得2400元,只有16%的人选择25%可能获得一万元和75%什么也得不到。可见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会权衡损失和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损失厌恶的心理。  (三)对处置效应心理的检验  从统计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