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论文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论文

ID:2675324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论文_第1页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论文_第2页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论文_第3页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论文_第4页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论文.freelan和Tversky,1979)提供了一个框架用来描述人们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下决策进程,而且比许多经济模型中包含的“目标期望效用理论”更为丰富。4它描述了可能影响个体决策过程的数个精神状态。其主要认知偏差包括: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和心理账户。5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Kahnenman)和另一位经济学家特沃斯金(Tversky)指出,人们在获利和遭受损失时的风险态度并不一致(见图1)。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规避者;而当投资者处

2、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则成为风险偏好者。投资者价值评估函数在损失部分的曲线比在获利部分的曲线更为陡峭,即投资者由于亏损导致的痛苦程度大于相同数量的盈利所带来的快乐程度,因此投资者对损失较为敏感;随着收益(或损失)的增加,其满足(或痛苦)程度的增长速度将减缓,因此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更为突出。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往往存在着较强的售盈持亏的行为取向,即对亏损股票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担心后悔而不愿意实现损失;在赢利面前趋向回避风险,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图1投资者价值评估函数二、我国证券市场投资

3、者认知偏差状况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机构投资者。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只有10余年的时间,与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比,不仅市场制度建设方面不够完善,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比例过大,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并且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者在投资理念、投资知识和技能方面也不够成熟,典型地存在“投资者认知偏差”问题,从而引起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如损失厌恶、风险偏好、过度自信等。6781.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构成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分布呈现以下特点: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投资者年龄偏小,新股民占有

4、相当比重;投资者以工薪阶层为主。据调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约占75%,真正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仅占25%。而在个人投资者中,中小型投资者又占大多数。散户(资金实力在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中户(资金实力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投资者)和大户(资金实力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的人数比例大致为:60%,35%、5%。从交易量来看,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也明显大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量。而在其他主要国家发达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都高于个人投资者所持比例。我国股票市场呈现出机构投资者数量明显偏少

5、,以个人投资者交易为主的特点。同时,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平均年龄约为38.5岁,其中40岁以下的投资者占60.83%,5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占16.51%,相比较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我国的投资者年龄偏小。从入市时间来看,我国投资者的平均股龄为4年,其中13.33%为1997年前入市的老股民,而2001年及以后入市的投资者比例就达到了17.43%,这部分新股民还欠缺对市场进行分析的能力和实战经验,但是却占了较大比例,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参考他人的行为和市场噪声进行投资。9此外,投资者以工薪阶层为主,近7

6、0%的的投资者的家庭收入来源于工资收入,这使得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且从我国个人投资者接收教育的水平来看,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人群的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5.92%,他们通常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的必要知识。由于投资者自己的分析能力有限,他们就会向政府、专家等寻求心理依托,并且市场波动越大,其心理依托感就会越强烈,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也就会越明显,因而造成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导致市场资产价格的偏离。2.损失厌恶与风险偏好共同存在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卖出盈利股票的概率约是其卖出亏损股票的两倍。上海证券

7、交易所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9.41%的投资者因为害怕遭受损失而采取了“决不止损”的手法,显示出风险偏好的行为特征,但同时,大部分投资者(占被调查者82.75%)当所持股票被严重套牢时会有恐惧感,其中57.06%的投资者经常有恐惧感。10深交所的调查也显示,当投资者所持股票下跌时,选择采取“长期持有,直到解套”的投资者为数最多,约占总数的41.0%;其次是选择采取“不断补仓,拉低价位”的投资者,约占总数的32.0%;而选择采取“忍痛割肉”的投资者约占总数的27.0%。11这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

8、中的投资者有着较为典型的损失厌恶与风险偏好共同存在的行为特征。因而,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不是从整个投资组合的角度来衡量财富总量,个别证券的价值变化往往决定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从而影响投资整体收益的实现。123.过度自信导致高交易频率研究发现,人们总是较多地表现出过分自信,倾向于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判断力及其他能力。如果人们称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事后往往证明的成功概率大约只有70%,金融活动中此心理特质表现尤为突出。一般的投资者都相信自己具有出色的判断能力,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