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通货膨胀背景下企业理财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通货膨胀背景下企业理财策略对于普通居民或投资者来说,了解这一吞噬自己财富的经济现象并利用科学的理财策略战胜它是他们迫切需要的知识。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分类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价格指数(PPI)和GDP缩减指数,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消费价格指数。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按其程度可做如下分类: (一)温和
2、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这是一种使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3%,并且始终比较稳定的一种通货膨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每年的物价上涨率在2.5%以下,不能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当物价上涨率达到2.5%时,叫做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因为提高物价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以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引起社会太大的动乱。将物价上涨控制在1%-2%、至多5%以内,能象润滑油一样刺激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润滑油政策”。 (二)疾驰的或飞奔的
3、通货膨胀。亦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它是一种不稳定的、迅速恶化的、加速的通货膨胀。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所以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产生动摇,经济社会产生动荡,所以这是一种较危险的通货膨胀。 (三)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极度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物价持续飞速上涨,货币大幅度贬值,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这时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正常的社会
4、经济关系遭到破坏,最后容易导致社会崩溃,政府垮台。 这种通货膨胀在经济发展史上是很少见的,通常发生于战争或社会大动乱之后。目前公认的恶性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只出现过3次。第一次发生在1923年的德国,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德国的物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2500%,一个马克的价值下降到仅及战前价值的一万亿分之一。第二次发生在1946年的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匈牙利的一个便哥价值只相当于战前的828×1027分之一。第三次发生在中国,从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伪法币的发行量增加了1445亿倍,同期物价指数上涨
5、了36807亿倍。 (四)隐蔽的通货膨胀。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为受抑制的(抑制型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但是,一旦政府解除或放松价格管制措施,经济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所以这种通货膨胀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隐蔽的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理财策略 普通居民的财富构成一般如下:零至两套房产、一部分证券投资、一部分储蓄、一部分理财产品,有些还有一些外汇、黄金、收藏品等投资。这其中包括广大农民在内
6、的大部分的低收入阶层,他们以储蓄为主;而中间阶层以证券投资、理财产品、房产、个人贷款为主。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受食品价格上涨过快的影响,我国2007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9%,再次创下10年以来的新高,也是本年度的月度新高。1-11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上涨4.6%。2008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8.0%(3月份同比上涨8.3%,环比下降0.7%)。而截止08年3月,我国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是4.14%,这意味着07年我们在银行里的存款不仅没增值反而
7、贬值0.46%,据08年一季度的数据看居民银行存款还会有更大幅度的贬值。 如何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是当前普通居民或投资者热议的一个话题。通货膨胀的不同演进阶段、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下各项资产价格变动的幅度是不相同的,因此,通胀条件下的理财策略必须得结合不同的通胀程度加以分析。 (一)温和的通货膨胀。5%以下的通胀一般是经济健康的时期,利率还不高,经济景气良好。这时虽然出现了一些通货膨胀,但不宜购入大量的生活用品或黄金保值,而应将资金用于投资,分享经济成长的好处。此时,无论股市、房产市场还是做实业投资都不错。积极的投资者还
8、可以适当负债增加投资资金;与此对应的就是这时一般不购买债券特别是长期的债券。而且要注意的是:对手中持有的资产,哪怕已经有了不错的收益,也不要轻易出售,因为更大的收益在后面。 当通货膨胀率达到5%~10%的较高的水平,通常这时经济处于非常繁荣的阶段,常常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高涨的时期。这时政府已经出台的一
显示全部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