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ID:948350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西方国家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历史较长,对股利政策的真正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形成了传统股利政策理论与现代股利政策理论。在对现金股利的影响因素分析中,西方学者最早采用实证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Lintner(1956)得出了公司的现金股利变动率是一常数值,公司的股利变化与长期可持续的净收益水平一致的结论。Higgins(1972)建立了股利发放模型,认为股利是利润和投资的函数,不同时期的股利差异归因于利润和投资需求的不同,投资需求越高,股利支付率

2、越低。Farrar和Selith和BRG+β8OCFPS+ε  上式中:β0为常数项,β1、β2、β3、β4、β5、β6、β7、β8为偏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和(表3)。2008年,云南省27家上市公司有10家不分配股利,17家分配股利,从(表2)可以看出,不分配股利公司与分配股利公司的前四个指标,即TC(股本总数)、TA(资产总数)、ALR(资产负债率)、SUS(无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他们的均值差别都不大。但是后四个指标,即NAPS(每股净资产)、EP

3、S(每股收益)、MBRG(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OCFPS(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入),均值差别很大,例如NAPS(每股净资产),不分配股利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均值为2.5620,而分配股利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均值为4.1076;在对EPS(每股收益)、MBRG(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OCFPS(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入)这三个指标的均值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不分配股利公司这三个指标的均值都为负值,而分配股利公司这三个指标的均值都为正值,与分配股利公司的数据相比不难看出,不分配股利公司的这四个指标的均值都较小。由此可见,当每股净资产、每股收

4、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入越大,公司越有可能分配股利;反之,当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每股经盈性现金流入越小,公司越不分配股利,尤其当企业主营业务带来的盈利较少甚至亏损时,企业没有能力支付股利,只能选择不分配。因此,云南省上市公司分配股利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流动能力。在17家分配股利的公司中,有2家分配股票股利,15家分配现金股利。从(表3)可以看出,分配股票股利公司与分配现金股利公司的TC(股本总数)、TA(资产总数)、ALR(资产负债率)、SUS(无限售条件股份

5、比例)、MBRG(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五个指标的均值差别不大;而NAPS(每股净资产)、EPS(每股收益)、OCFPS(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入)这三个指标的均值差别则较大,例如OCFPS(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入),分配股票股利公司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入均值仅为0.0400,而分配现金股利公司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入均值为0.6640,与分配现金股利公司的数据相比不难看出,分配股票股利公司的这三个指标的均值都较小。由此可见,当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入越大,公司越有可能分配现金股利;反之,当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和每股经

6、营性现金流入越小,公司越可能分配股票股利。因此,影响云南省上市公司分配方式的主要因素是股东权益、盈利能力和流动能力。  (二)共线性分析先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截取其中必要数据,如(表4)至(表7)所示。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R2=0.883,P=0.025,即模型总体拟合较好,且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但由(表6)可以看出,尽管模型总体拟合较好,有统计意义,但参数估计结果显示除EPS以外,其余偏回归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自变量存在共线性。(表7)显示,自变量存在严重的共线性(条件指数Φ=13

7、85.240),TC、TA、ALR、NAPS的VP值均很大,分别为1.00、1.00、0.92、0.97,因此这四个变量之间极度相关,需要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求回归系数。  (三)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结果见(表8)、(表9)和(图1)。从(表8)中可以看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解释方差比率为83.626%,说明原始变量的累计解释能力达到83.626%,即它们包含了原始变量83.626%的信息量。因此,可选取前3个因子替代解释变量。从(图1)所示的碎石图中可以看到因子1、2、3(在下文中分别命名为Factor1、Facto

8、r2、Factor3)形成的坡度非常陡峭,形成“碎石坡”,其特征值均大于1,说明其影响作用明显;而后面5个因子形成的坡度则较平缓,形成“平坡”,其特征值均较小,这说明在“山脚下”包含了许多无关紧要的“碎石”。因此,由碎石图也可以得出提取三个公共因子就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的结论。(表9)显示的是公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由此可以将所有主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