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

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

ID:9479434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_第1页
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_第2页
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_第3页
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_第4页
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书法艺术发生于原始的刻画符号,虽然它仅仅是一种不自觉的朦胧行为,但这已经是一种带有文字性质的言说方式。像原始人的结绳记事都属于这个范畴。    以后的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均是以契刻或范铸的形式出现。甲骨文发现于晚清,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一带,是一种契刻于龟骨和牛胛骨之上的文字,其契刻之籍和文字之美令后人向往不已。书写者称为贞人。后世的一些汉字的书写规则和章法款式在甲骨文中已大体具备。    金文兴盛于周代,依附于青铜器。铸鼎本身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最初应该是出于宗教的目的。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

2、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为着名,艺术成就也高。(在当时就未必有这么高了。)但是金属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毕竟还是稀有品,当人们认识到石刻比骨契更大方,比范铸更简便之后,石刻书法便开始兴盛,故所有名迹力求能摹勒上石,开启了石刻书法的先河。传说中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峋嵝碑》,但周宣王的岐阳石鼓于公元七世纪被人发现,后代书家共称古妙,十只鼓形圆石四周刻有四言韵文,书法朴茂浑古,齐整稳定。秦代的六处经功刻石,将石刻艺术推向新的高度。清杨守敬称:虽磨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天上神品。两汉书法艺术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

3、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以《石门颂》等为最着名,书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邕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康有为将其分为八类,认为至于隶法,体气益多,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    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汉代墨迹的重视,是由于《流

4、沙堕简》及《遣册简》的出土,古代简牍是由竹木加以牛筋等串编而成,用墨笔书写,字体篆隶兼具,率直淳朴,与秦简笔法无波挑不同,汉简增加了波磔俯仰,在《居延汉简》中时有今草出现,圆笔运行,悬针垂露等特色已十分明显,具蚕头雁尾,是汉代墨迹的代表作品,较之书于玉石上的盟书更具有时代特点。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有文字便有书写,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书写能否成为书法,或者说书写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却取决于使用这些文字的人们。当然,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依赖于毛笔的发明。据考古发现,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毛笔,秦汉的毛笔出土颇多。河南安阳市殷墟小屯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便有用毛笔书写者。  

5、  魏晋是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被人用重金收买,不仅仅表明他的字写得好,更主要的是,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这一观念已经成为当时人的共识。古人说书画同源,又有六书之说,其实象形、指事、会意是基础,而形声、转注和假借则是前三者基础上的衍化。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古人要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精美的书法艺术。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好的书法有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这种拟物和拟人化行为的思想依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

6、本质的出发点――天人合一。    隋代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化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一为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一为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一为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砖塔铭》等,一为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唐初,国力强盛,气象宏大。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蜕而出。楷书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钟绍京,在李世民倡导下,掀起崇王热潮,继承传统,力创楷书新规范。初唐以欧、虞、褚、薛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是结构严谨整饬。故后代论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

7、、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溯二王,侧锋取态,铺毫着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宋、辽、金代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