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与审计师变更的博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与审计师变更的博弈分析【摘要】我国的审计市场总体上还处于买方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上市公司倾向于聘请较为配合的审计师,因此,上市公司和审计师在会计政策处理上发生分歧时,上市公司往往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质量很难保证。本文将博弈论引入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研究中,分析上市公司在不同利益下采用的披露政策以及审计师在面临解聘威胁的情况下,何时才与上市公司合谋,进行虚假信息的披露。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博弈分析;监管 来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年报的审计
2、快报显示:在2007年年报结束后,有一组数据令业内瞩目:截至年报收官,共有145家上市公司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几乎占到深沪两市公司总数的1/10,这相当于深沪两市每10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家更换了他们的财务把关人。而2004年的这一数字是75家,2005年是104家。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前的关键时期变更审计机构,这一行动背后究竟是何原因?是基于审计费用的考量,是缘于各种利益关系的介入?还是上市公司出于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还是事务所与公司“共谋”?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分析框架,来寻找博弈的泽尔腾“颤抖手均衡”的
3、过程,讨论博弈双方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策略博弈过程、最终均衡状态以及其中的经济含义。 笔者分两种情况讨论博弈过程,第一种情况是假设信息披露和审计市场不存在政府监管,处于自发状态,第二种情况是政府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出发点对信息披露和审计市场进行严格监管。最终会发现,政府的监管是如何改变博弈双方的效用函数,并最终影响博弈结果的。基于上述对我国审计市场的分析,下述博弈基于若干常规假设基础上: 1.博弈参与人具有完全理性,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这是一个规范的平凡假设。 2.审计中介机构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上市公司很容易找
4、到审计机构购买审计服务——这一假设符合目前我国整体的审计市场结构。 3.上市公司更换变更审计师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假设成本为d,因为审计是专业服务,新任审计师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通过沟通、调研才能熟悉被审计公司的经营状况,为审计服务,这部分成本必须得到补偿。而这部分成本一旦投入,变成沉落成本,审计机构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就会从完全竞争市场中脱离出来,审计机构凭此在后续审计中获取准经济租(DeAngelo,1981a,b)。 4.中介机构的信息披露是满足独立同分布的。 5.当中介机构未被续聘时,若其信息披露策略是披露真
5、实信息,那么很难在短期内找到第二家上市公司;若为披露虚假信息,在一定的成本下,可以找到收益相似的第二家公司(它表明中介机构是完全竞争的)。 6.基于仁慈政府假设,监管机构的目标是维护社会利益,实现社会利益的公平、公开、公正分配。 7.上市公司、审计机构、监管机构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 一、不存在监管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与审计师的博弈策略 上市公司有两种纯战略:违法、不违法。审计机构的行为也只有两种纯战略:公正、不公正。依据假设,最终得到的策略为Ⅰ:{违法,公正,不续聘},II{违法,不公正,续聘},III{不
6、违法,公正,续聘},IV{不违法,不公正,不续聘}。设A、B分别为上市公司不违法和审计机构公正情况下两者的收益,θ为违法行为对上市公司产生的“操纵剩余”(或虚假信息“租”),其中θB为中介机构获得的收益(0A,因此上市公司的最优选择为违法,预测到这一点,审计机构的选择将是不公正,因此III不是颤抖手均衡。对均衡II来说,如果审计机构一不小心犯错误选择公正,不管犯错误的概率有多大,上市公司选择违法的期望收益还是比选择不违法的期望收益大,因此它没有动力偏离选择违法;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一不小心犯错误以非常小的概率选择不违法,
7、则审计机构选择不公正的期望收益比B+θB略少,而选择公正的期望收益接近于0,因此审计机构在上市公司可能犯错误的情况下也没有动力偏离选择不公正策略,因此II是一个颤抖手均衡,即II{违法,不公正,续聘}。 二、存在弱适度监管的前提条件下,上市公司与审计师的博弈策略 双方违法行为被发现且被处罚的概率为X,X代表了监管的强度。假设对上市公司、审计机构的处罚力度为L1,L2,带来的名誉的无形损失为R1、R2。此时上市公司和审计公司的收益分别如表2: 如果监管并不严格,被处罚概率X较低,在上市公司违约条件下,中介机构通过
8、不公正的审计获得的收益大于公正条件下获得的收益,即B+θB-(L2+R2)X>0,推导得:0 (一)当(θ-θB)/(L1+R1)X且X>θB/(L2+R2),即在θB/(L2+R2) (三)综上所述,初步考虑区分以下4种情况求均衡解,即: 1.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不造假的收益均大于造假的收益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