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意义结构中的分析性概念再认识

双重意义结构中的分析性概念再认识

ID:9461075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双重意义结构中的分析性概念再认识_第1页
双重意义结构中的分析性概念再认识_第2页
双重意义结构中的分析性概念再认识_第3页
双重意义结构中的分析性概念再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重意义结构中的分析性概念再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双重意义结构中的分析性概念再认识  在分析性问题的有关讨论中,卡尔纳普(R.Carnap)和蒯因(x)  当我们把B解释为单身汉,M解释为已结婚的时,这一陈述就是分析的。而一个语义系统就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意义公设所组成。从某种意义上,意义公设是对状态描述的一种约束性使用,只有符合这些约束的状态描述才是这一语义系统中的可能的状态描述[1]136.  蒯因对卡尔纳普用于解释分析性的语义规则和意义公设都作了批判性的说明,并得出了否定性的结论。他认为,用来解释分析性的语言规则本身就是个有待于阐明的概念。卡尔纳普的思路是根据语义规则使分析陈述用递归定义或其他形式被指定,但蒯因指出,在我们能够了解一个以

2、一个陈述S对于语言L0是分析的,当且仅当这样的话为开端的规则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对于是分析的这个一般的关系词;我们必须了解'S对于L是分析的',其中'S和L都是变元。[2]31也就是说,在蒯因看来,用语义规则解释分析性是一种循环解释。  而对于意义公设,蒯因在《卡尔纳普和逻辑真理》中指出,公设是作为我们理解分析性真理的出发点,但由于在先天知识和经验知识之间没有截然的区分,也因为初等逻辑并不具有集合论那样的更为基础性的地位,试图以公设作为规定真理的基础是不合适的。更何况,在卡尔纳普那里,意义公设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一个认识论上的基础,它是一种约定的产物。在蒯因看来,即便承

3、认意义公设的约定的合理性,它也只是由约定而成为公设,但它们并不因此由约定而为真。如果由约定的意义公设不能确定为真,由之得到的其他陈述的真就无法保证,分析性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显然,知识论上的不同立场是导致蒯因与卡尔纳普对分析性的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卡尔纳普始终坚持分析性是必须在一个语言系统中才能得到定义的概念,而蒯因要求的是一种超越的分析性。  在蒯因看来,如果接受卡尔纳普的分析性解释,那么这种解释其实早在一切科学中都已存在,因为任何具体科学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些约定性公设,这种规定性特征是科学假设非常普遍的特征[4]119.  但卡尔纳普不能赞成蒯因的这种抹杀逻辑、数学和科学之间界限的极端

4、做法。尽管由于受蒯因的批判,他部分赞成蒯因关于逻辑和数学不是不可修正的观点,即一个人可以考虑由一种直觉的或一种三值的或不管何种逻辑来取代通常的逻辑形式[5]432,但他认为,相对于具体科学来说,我们对逻辑和数学的修正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之间不应该仅仅是程度上的区别。他说:当蒯因得出结论说在物理学和逻辑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时,我并不同意。我的观点是,这些陈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且不是待解释项分析性的一个特征,它们从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科学的修正中被取消。分析和综合的区别是在一个给定的语言结构中的内在于两类陈述的一种区别,与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无关。  [5]432卡尔纳普一再强调,他对分析性的解

5、释只适用于形式语言,而不适用于自然语言,因为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我们无法象对待形式语言一样对它作出清楚的刻画。但蒯因指出,为得到分析性的令人满意的定义,必然会用到自然语言中的分析的的概念,他把这称为试图用自己的鞋带把自己拎起来的做法。然而,以蒯因对分析性的强要求,很难为之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明。因此,在蒯因这里,对分析性的理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同语反复,要么会陷入无穷后退。而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同语反复都可能会失去分析性的地位,因为如果认为没有仅凭其中所含的逻辑词项就可以判断为真的陈述,那么,像单身汉是单身汉这样的陈述也可以被认为是因为事物具有自身同一性这一非逻辑属性而为真。这一立场导致蒯因

6、最后只能选择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策略。  2博格西安对认知分析性的辩护  表面上看,卡尔纳普和蒯因在对分析性的理解上似乎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对意义的实在性的否定。卡尔纳普出于其一贯的反形而上学立场,反对讨论诸如对象存在的实在性等问题。在他那里,任何关于对象的实在性的问题都是形而上学问题,是应予以清除的。因此,作为分析性概念的重要前提的语言的意义就只能作约定主义的解释。而蒯因出于其强烈的外延主义动机,一直反对存在意义、命题等内涵性实体,因此,用根据语言的意义为真作为分析性的标准显然是不能为他所接受的。  但否认意义实在性的观点却存在很多难题[6]294-297.出

7、于为分析性辩护的目的,博格西安在意义实在论的基础上,通过区分形而上学的分析性和认知的分析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视角。  所谓形而上学的分析性,就是指仅凭意义就能确定为真,而认知分析性则是说,如果对一个陈述的意义的理解足以对其真的信念作出辩护,则该陈述是凭意义为真.这里的区别在于前者把分析性完全归于其意义,仅关系到语言层面,与事实无涉。从这个意义上,蒯因所反对的正是形而上学的分析性。因为蒯因所说的分析性是指没有任何经验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