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57762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1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信社的战略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信社的战略选择自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紧锣密鼓。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宣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放开上海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正稳步推进,这一信息表明: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脚步距我们越来越近了。 当前,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全面放开后,作为中小法人的农合金融机构存贷息差进一步收窄,利润空间将被大大压缩,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式、盈利模式、内部管理等,都迫切需要转型。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 (一)认识上的不到位。当前,
2、农信系统员工及各级领导对利率市场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认识模糊,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没有认识到在增强其金融市场竞争力,真正确立农村信用社自主经营地位等方面的宏观作用及意义。对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认识不清,把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狭义地理解为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执行浮动利率定价,普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概念。利率市场化会加大金融资源的重新分配的力度,不仅要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而且还要面临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县域经济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议价能力低于其他金融机构,在同等条件下就很难获取更多的资源服务于
3、既有的客户群体。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农信社客户的流失与传统业务阵地的动摇。 (二)管理上的缺失。目前,农信社普遍存在利率定价及风险管理能力不高,对宏观经济走势、利率市场信息变化敏感度不强,利率传导机制不畅。利率市场化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的完全市场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全市场化,当下农信社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利率管理专业人员奇缺,数据精算、信息综合处理分析能力弱,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现象较为严重,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较为粗放,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应当更多注重利率的科学定价、快速的传到。 (三)发展模式上的不可持续。农信社
4、特殊的市场定位、特殊的客户群体,特殊的服务地域,特殊的社会责任,特殊的经营禀赋,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为利差收入主导型。农村信用社从上世纪50年代的艰苦创业,60年代的跌宕起伏,70年代的曲折前行,80年代的改革启航,90年代的蓬勃发展和新世纪前10年的科学跨越,60多年来的发展改革历程,均维系单一的收入增长、利润获取这种经营模式。一旦利率市场化,农信社存贷利差将进一步缩小,收入面临更大压力。如,2006年~2013年,新疆农村信用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80%。可见息差是构成利润的绝对主体。 (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随供求关系、经济情况等诸多因素决定
5、。新疆是农牧业大区,2013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8.8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农村信贷资金呈刚性需求态势,2006年~2013年,新疆农信社涉农贷款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长,农户贷款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要完满足农牧民、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尚需时日。 (五)利率定价随意性较强。农用社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县域法人主体独立地位将长期保持不变,就新疆而言,存款利率执行的是基准利率的1.1倍,在贷款利率方面区联社出台了利率定价指导意见,在一个地州内执行统一的利率标准,基本上是一地一率,而非根据一个县联社经济发展差异、自身营运成本、客户信用状况、贷款用途、客户贡献度等因素确
6、定一户一定,基本采用一刀切式的利率定价,对利率的形成与定价、成本与预算等缺乏科学的计量手段,定价模式较为粗放。县市行社没有设立相对独立的利率定价部门或岗位,同时对利率定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合规性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因而对利率低价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难以掌控。 (六)差异化定价尚不明显。“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决定了贷款需求存在淡旺季之分,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金的季节性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如果按照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供求决定价格的原则,那么在每年的春耕生产期间是农信社信贷投放的淡季,信贷资金供大于求,秋收以后
7、大量的信贷资金回笼,供大于求。那么春耕期间理应提高利率,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农信社近年来的春耕备耕贷款利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当然这是普惠金融发展趋势,也是农信社社会责任使然。 农信社利率市场化的战略选择 科学的利率定价是按照风险和收益对称原则,坚持“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稳收益”,能够通过风险溢价覆盖高风险贷款的损失,防范风险。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对利率定价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努力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一)坚持市场化发展战略。转变传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