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ID:945484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_第1页
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_第2页
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_第3页
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摘要:介绍了泥鳅塘混养鲤鱼、鲢鱼、鳙鱼技术,包括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鳅种及鱼种放养、日常管理、合理投喂、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泥鳅养殖者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泥鳅;鲤鱼;鲢鱼;鳙鱼;混养技术    皖北地区作为渔业欠发达地区,渔业资源相对较少,但农村池塘、坑塘比较多,极适宜于泥鳅的小规模养殖,近几年来皖北地区的泥鳅养殖有较大的发展。在泥鳅养殖的同时,一些养殖户根据池塘养殖条件的不同,在泥鳅塘中混养鲤鱼、鲢鱼、鳙鱼,可增加经济收入2.775万元/hm2,平均经济效益提高40%,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泥鳅养殖户调

2、整养殖模式和品种结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把泥鳅塘混养鲤鱼、鲢鱼、鳙鱼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养殖泥鳅的池塘面积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因需而定[1]。一般混养鲤鱼、鲢鱼、鳙鱼的以1300~3300m2为宜,水深1.5~2.0m;最好为东西走向,长宽比为2∶1;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为15~25cm,不渗漏。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方便,便于运输。每口池塘至少安装功率为5k左右的集鱼坑。为投喂方便,根据养殖面积的大小合理设置食台。  2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前对养殖池塘进行药物消毒,主要作用是清除池塘内的野杂鱼和其他有

3、害水生物,如细菌、寄生虫卵、蝌蚪、水蜈蚣等[2]。选择晴天,用生石灰1200~1500kg/hm2,水化后全池泼洒,不留死角。2d后将池塘注满水,经7~10d,待药物毒性彻底消失后准备投放鳅种、鱼种。在放鳅种、鱼种前,用夏花X在池塘内拉1次空X,进一步清除水中的杂物。先向池塘里放几尾鱼和泥鳅苗种,进行试水处理,1d后试水泥鳅、鱼若无不良反应,表明池水药物毒性已经消失,即可以投放泥鳅苗种和鱼种。  3鳅种和鱼种放养  鳅种最好用人工繁殖培育的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有利于人工饲养[3]。采用市场购买的鳅种,在投放前,需严格筛选,确保无伤无病,体

4、质肥壮,规格尽量做到基本一致。鳅种规格为15~20g/尾,密度为3万尾/hm2。鱼种规格为25~50g/尾,密度为鲤鱼9000尾/hm2、鲢鱼1200尾/hm2、鳙鱼1800尾/hm2。放养的鲤鱼种要选择优良品种,如建鲤或其他有生长优势的杂交鲤鱼。泥鳅种和鱼种入池前,都要用3%食盐水浸泡5~10min。泥鳅生活在池底污泥中,活动空间为底质及底质与水的结合部;鲤鱼为中下层鱼类;鲢鳙鱼喜欢活动在中上层。这种模式有效地利用水体和底质,扩大了池塘水体有效利用空间。  4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巡塘,清晨和晚上查看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检查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查

5、看水色,分析水质,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每10~15d冲换新水1次,每次更换池水原有量的1/6~1/5。定期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春来初秋,天气闷热,气压低,暴风雨过后,特别是在凌晨,池水容易出现缺氧,鱼和泥鳅浮头,甚至“泛塘”死鱼。要勤开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和阴天清晨开增氧机,阴雨天、气压低,夜间开增氧机的效果较好。7—8月气温高,溶氧消耗大,每天清晨和中午开2~3h增氧机,补充池水中的氧气[4]。  5合理投喂  该养殖模式最好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以天然饵料为辅。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粒径

6、2.0~5.0mm,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以体质在30%~35%的范围即可,基本可以满足泥鳅和鲤鱼的营养需要。做到定时、定点、定位投喂。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水温较低时(20℃以下),每天投喂1次,水温较高时每天投喂2次。7~8月每天20∶00—21∶00可以加喂1次,投喂量应根据泥鳅摄食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另外,泥鳅可取食鲤鱼剩余残饵,起到清除残饵的作用。泥鳅喜欢从池底到水面运动,有效促进上下水层交换,增加底层水的溶氧。滤食性鱼类鲢鳙鱼作为服务性鱼类,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6病害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贯彻以防为主的病害防治原则。每隔15d

7、用生石灰15g/m3或用溴氯海因1g/m3全池泼洒1次。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制成药饵定期投喂,有一定预防鱼病效果。驱赶水禽和蛇类,以免泥鳅游到水面吞气时遭到它们的危害。泥鳅的常见疾病主要有腐皮病、水霉病、原虫寄生虫病、3代虫病,要根据病害种类合理防治;主要生物敌害有水禽、蛇类、水蜈蚣。  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