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资产证券化解决高校贷款风险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资产证券化解决高校贷款风险问题 【摘要】当前高校信贷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使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实施高校贷款证券化对于化解银行风险、优化投融资结构、提升高校品牌等方面有着现实意义。在多种资产证券化模式中,根据不同风险偏好和期限设计的高校贷款CMO比较适合当前形势。 【关键词】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CMO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而我国高校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大规模向商业银行贷款。由于高校的银行贷款大多用于学校基建项目的开支,此类项目投资大,回收
2、期长,结果造成高校的还债困难,银行风险加大。根据教育产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许多专家都在积极探讨拓宽高校融资渠道的方式来解决高校巨额的贷款问题。比如组建教育产业集团,高校产权的股份化或资本化,开展高校的资本运营,成立教育投资基金,发行教育债券,发行教育彩票等等。在众多的融资渠道中,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成本较低、效率更高、更具潜力的资本市场运作工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效用分析 (一)启动高校贷款证券化可以化解商业银行对高校贷款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高校贷款证券化结构形
3、式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可以参与过手证券式资产证券化交易,也参与资产抵押证券和转付证券等形式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在过手证券这种证券化结构下,被证券化的高校贷款组合的所有权在证券出售时就转让给了投资者,被证券化的贷款组合的债务人提前偿付所产生的再投资风险及债务人的违约风险要由证券投资者承担。在资产抵押证券这种证券化结构下,商业银行可以进行担保融资,从而解决其资产流动性的不足,避免高校贷款活动中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而且在转付证券这种资产证券化结构形式下,贷款组合的债务人提前偿付产生的再投资风险也是由
4、证券投资者承担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贷款证券化的实施可以强化银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信贷支持。 (二)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有助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融资结构的优化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可以将高校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连接起来。SPV发行的以高校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过手证券、资产抵押证券、转付证券及其衍生形式,可以丰富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工具,满足对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为各类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优化其资产组合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可
5、以提高相关高校的品牌和知名度,增强这类高校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地位,促进他们改善办学质量 为了吸引投资者,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高校贷款证券化的发起人(商业银行)、发行人(SPV)会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办学质量好、生源可靠、还贷能力强的高校的贷款作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而信用增级机构的担保、评级机构对证券的评级、证券公司对证券的承销活动又可以强化资本市场对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兴趣和关注,提高相关高校在投资者及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从而有利于这部分高校吸引社会资金并扩大生源,促进其发展。而这部分高校为了维护自身
6、的品牌形象以及有利的融资地位,必然会注意改善自身的办学质量。 三、高校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的三种基本模式 1.过手证券(pass-throughsecurities)是一种以抵押贷款组合为担保的证券。过手证券发起人以出售方式将金融资产所有权转给发行人,发行人以自己为受托人,以信托名义向投资者发售收益凭证,即过手证券。每份过手证券代表被证券化资产一定比例的所有权及收益权。发起人对过手证券的本息无支付义务,其本金和利息由基础抵押品拥有者支付,由银行(抵押贷款的发放者)通过发行人转递到投资人手中。
7、 2.资产支持证券(assets-backedsecurities,ABS)是以非住宅抵押资产为担保的证券。在发行ABS时,发起人将用于担保的金融资产向受托人抵押,其价值一般相当于融资额的150%-240%。ABS的发起人并不一定转让金融资产所有权,抵押金融资产所产生的未来收益也不指定用于偿还ABS的本利,只起到信用担保的作用。 3.转付证券(paythroughsecurities)是为既能准确地预测现金流量,又能充分利用基础资产而产生的,它兼有过手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两方面的某些特点。相对而言,它比过手证券有更加稳
8、定的现金流,比资产支持证券更能有效利用基础资产。 (二)信贷资产的筛选 从不同角度评价高校信贷资产的质量(见表1),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与教训,从化解金融创新风险的角度,慎重选择资产池内的信贷资产,达到保证证券质量,降低各类风险的目的。 (三)高校贷款证券化实现模式选择 SPV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品种主要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