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5121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鄱阳湖低碳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战略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鄱阳湖低碳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战略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战略选择 引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发展绿色的GDP,核心是能源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在寻求低碳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江西省的鄱阳湖低碳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正诠释着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的内在实质,形成了一条以生态分特色,以发展为核心,以转变方式为关键的绿色崛起的新路子。但由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做为整个系统,其创
2、键、运行、管理、效益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基于这种现实,本文在分析鄱阳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其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求实现成为生态经济区发展典范之目标。 一、鄱阳湖低碳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鄱阳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具有“世界生命湖泊,国际重要湿地和生物各样性”等多个显著特征。是国家公布的首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已具有了各种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它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能
3、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南昌的汽车、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航空工业和商贸流通等已具有竞争优势;九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在装备制造、经纺、石化、建材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景德镇在陶瓷、航空与汽车制造以及上饶的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也各具优势。目前,生态区各方面发展维持在15%的均衡速度,工业集聚力强,到2013年将突破1万亿元,从而进入全国GDP“万元俱乐部”行列。 (二)问题 虽然鄱阳湖低碳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相对优势,但受经济总量与产业层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金和技术、体制、机制等因素的
4、制约,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具体如下: 1、认识还不够清晰,行动滞后 低碳生态经济是一个新理念,领导层面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低碳的认识还仅限于环保概念层面,另外规划编制缺乏低碳内容。对地热、汽车节能、清洁能源、鄱阳湖等新能源技术的利用,明确的政策支持还不够。再者,低碳评价指标,测算系统,及相关的数据库建设的还不完全,相关技术储备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体制、机制不健全,规划有待提高 目前,维持整个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还在建设中。各种多边生态补偿基金,经济破坏赔偿基
5、金和移民补偿基金还不够充足;管制、配套机制也不完善。另外各种碳排放交易制度还设建立,鼓励各方面投资的保障激励机制则有待加强,许多生态低碳项目因资金不到位而无法实施。民营资本对进入此领域也持观望的态度,所以一个保证生态区建设的融资平台急需,创新和升级。 3、产业转型难度大 江西省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客观上决定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其整个工业发展模式的传统产业比重偏大,高耗能工业偏重、中、上游产品较多。产业链短,低碳产品不足。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 4、相关技术管理人才缺乏 当前,科技研发
6、应用人才匮乏。新余市虽然为光伏产业专门成立的光伏学院,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力。创新成果偏少,企业对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的能力较弱,高等院校的研发水平不高,关键技术还未能突破,还难以满足低碳发展的需要。目前,研究机构方面与国内先进的研究平台还有很大差距,与先进企业对接不够。 二、战略选择 (一)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1、正如其它国内有特色的经济区一样,应把鄱阳湖生态低碳经济区当做此种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试金石,进行有规划和有特色的专门打造。比如,可将南昌打造成国内三大低碳经
7、济示范区,具体为生态居住和服务中心区,生态高科技园区,及园林区等。 2、倡导低碳产业准入即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和普及低碳经济的知识,把握低碳经济的先行主导权,构建低碳X络产业体系,拓展出一条集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兴发展道路。 3、推动并构建政策保障机制一是要在政策机制方面,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二是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和突破。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各种现代资金融资平台,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技术的开发与合作。 (二)保障协调快速发展与生态、低碳兼容 1、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鄱阳湖生态低碳经济区目前正处于
8、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的艰巨,环境保护压力突出。各方面由于发展造成了的各经济主体、机制等的问题层次不穷。这些都要求以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主要突破口和思路。 2、整合配套资源,推进新型的能源及环保项目。 3、以规划为龙头,支持经济区的全面建设一是构建区域生态功能保护结构体系。二是保护大环境的安全。三是安全处置各种废物,防止二次污染。四是加强环境监管能力。五是各方面统筹发展。 (三)重点推进循环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