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46086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气体行业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气体行业的影响一、工业气体行业 对于有气体需求的企业来说,他们有两种方式可以得到气体。一种是通过购买气体设备、建立气体工厂,直接生产所需气体;另一种是直接通过第三方工业气体公司购买所需气体。我们称第一种类型的市场为自有气体市场,后者称为外包气体市场。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提到的工业气体行业或市场即指上述两种市场,不包括气体设备的销售。 其中,根据外包气体市场中气体的供应方式的不同,我们可分为现场供气、管道供气、液体供应和瓶装气供应四种方式。现场供气是指在客户工厂旁边投资、兴建一个气体工厂,直接将气体供应到客户端。管道供气是指在现场
2、供气工厂周围铺设管道将气体输送到现场供气主项目旁边的有气体需求的企业。液体供应是指在深冷的条件下把气体转换成液体再通过槽车运送到客户端,这样可以避免气体体积较大,运输量较小的缺点。另外,对于客户气体需求量较小的情形,通常会通过把气体压缩到钢瓶内,在运送到客户端。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市场结构 (一)市场集中度 Spirtus咨询公司认为7家最大的工业气体企业要占到全球75%的市场份额,剩下25%的份额有4000-5000家企业瓜分。据汇丰预测,2008年全球四大工业气体公司共占市场份额为72%左右。 对于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工业气
3、体市场规模非常小。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气体公司实属凤毛麟角,几乎所有的气体需求都由自有的气体设备来满足。在60年代及70年代,因钢铁行业的需要,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中小型制氧机,引起了一些争议。为了保护国内的工业气体制造业,国内曾制定限制进口空分设备。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气体公司大举入境。他们首先是把设备卖的国内来,之后通过直接投资成立专业的气体公司开始经营销售气体的业务。同时,随着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原隶属于生产企业的气体车间、分厂或气体站纷纷发展为独立核算的气体公司。这样,专业的气体公司才逐渐地多了起来。 特别是20世纪90年
4、代中后期及21世纪初,国产空分设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显著进步,取得可喜业绩。国际上几大跨国气体巨头都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许多气体公司的商务技术员、运输人员在“领悟”了现代工业气体业务方式、技术条件后纷纷另起炉灶,自己投资成立新的气体公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现在香港上市的盈德公司。 下面是行业内最大的八家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之和在2006年和2008年的集中度情况: 由上图可知,前八大气体公司在2006、2008的市场份额总和超过了30%。而剩下的大部分市场气体却是被自有设备生产的气体所满足。如在2008年,自有这块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8%
5、。前八大气体公司35.6%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据了42%外包市场的很大比例了。 从2000年到2006年,市场集中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才达到前八家31.6%的水平。而从2008年到现在,虽然没有集中度的具体数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市场集中度在这段时间里面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投资热在中国的兴起。 (二)市场格局 1、外包与自有气体市场 跨国气体公司在全球拥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2008年行业的前四大公司集中度超过70%,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的市场。而在中国由于巨大的自有市场的存在,专业的第三方气体公司在整个气体行业
6、的市场份额就被摊薄了,2008年行业前八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仅为35.6%。然而,如果剔除自由这块的气体市场。行业集中度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工业气体外包市场上,行业的集中度是相当高的。2008年,行业前八的公司占到85%的市场份额。 自有气体市场在成熟的工业气体市场上份额很小,而国内的自有市场超过一半市场份额。然而,中国工业气体市场将来也必将和国际成熟市场接轨,自有市场规模将逐渐变小,外包市场份额逐渐变大。这样变化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分工的需要。 2、外包市场上的四种供应方式 在外包市场的四种供气方式上,现场和管道供气的份额是
7、一个持续攀升的过程。而液体(零售)和气瓶业务的份额是一个逐步降低的过程。 现场供气模式的概念是跨国气体公司带到中国来的。在2000年以前,国内基本上没有这块业务。2000年后,这块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块市场,弗农的动态进入模型是比较适用的。他认为:在进入东道国之初,跨国公司可以在东道国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但是这种垄断格局不会太长,作为跟随者的其他国外厂商以及本地厂商会不断进入东道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结构将由垄断转变为寡头垄断,但是这种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仍然不是最终的格局。东道国本地的厂商的竞争力会不断增强,东道国的市场结构将走向有效竞争。
8、 确实如此,国外六大工业气体巨头都纷纷进入了现场供气市场。作为国内企业的代表,2001年成立的盈德气体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