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

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

ID:9443114

大小:90.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1

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_第1页
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_第2页
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_第3页
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_第4页
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6卷第5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26No.52009年9月JournalofShenzhen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Sept.2009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罗海平(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摘要:在海外,“经济特区”(SEZs)、“特区束”(SEZClusters)或“类特区”(Similar-SEZs)被共同视为我国特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对象。特区的意义、性质、特征、特区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与模型、特区发展问题及世界启示等都构成了研究我国经济特区的具体领域和方向。这些研究无论是对我国特区

2、研究、特区实践,还是分析中国体制改革与经济转型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经济特区;海外研究;经济转型中图分类号:F1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2009)05-0016-07一、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总体特征建立经济特区(含“类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最成功的发展战略之一。经济特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对外开放、体制改革以及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先行先试”的作用。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自成立以来,就广受海外学界的关注,一直是研究中国问题的重点领域。从广猎的文献来看,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呈现如下特征:(1)通常都是将经济特区的研究融入中国对

3、外开放、经济转型的宏大背景,视经济特区为考察我国经济政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窗口。随着经济特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出现,国外有关我国特区的文献也逐步呈现多样化、专门化的趋势。(2)海外学界对经济特区的定义与中国有较大的出入,在海外文献中,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浦东新区等都视为“特区束”或“类特区”被纳入为经济特区收稿日期:2009-08-01的研究范围,而不单指我国正式命名为“经济特区”的“5个综合型经济特区”。其中,很大部分是研究深圳经济特区,且在国外深圳往往成为经济特区的代名词。(3)文献主要集中在与我国经

4、济有很密切往来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其中,海外华人学者在经济特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在特区研究或中国问题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如钱颖一(YingyiQian)、葛伟(WeiGe)、黄礼民(EdyL.Wong)等。(4)海外特区研究已较为明显地呈现出一种由介绍、评述、政策解释、宏观分析等粗线条研究逐步向注重学理性、基础性、模型化等更深入、更细致研究转变的趋势。二、海外学界对特区意义与性质的认识(一)特区建立的原因与意义JosephFewsmith(1986)认为,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刺激出口、获取现代科学技术基金项目: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5、项目“中国共产党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09BDJ00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经济特区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07P01)作者简介:罗海平(1979—),男,四川南充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特区研究。第5期罗海平:海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17·和管理方法。而中国开放政策的确立则促成了使特定地区成为强大经济牵引力的方针[1]。不仅如此,EzraF.Vogel(1989)认为,从特区选择来看,设立经济特区也是希望特区能为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回归中国大陆作贡献。深圳可以为香港回归提供一个缓冲地带,从这个意义上,

6、“深圳有望成为一个关键的中介,给中国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教会香港人如何在中国的共产党体制内运作”[2]。鉴于经济特区的市场导向,特区的诞生意味着在中国建立起了一个市场经济“试验场”,准备试验成功后向国内其他地方推广。“经济特区部分承担了中国市场改革‘孵化器’的作用。因此,中国并没有像一些新自由主义者们鼓吹的那样,一口吞下‘市场’这个鱼饵”[3]。GeorgeT.Grane(1993)认识到中国经济特区包含了中国改革事业中所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区是市场经济导向型经济重组和向世界经济开放的“领头羊”。深圳和其他经济特区“改革先行”具有特定的经济和政治目的[4]。HowellJ

7、ude(1993)分析认为,就区位而言,经济特区有很强的辐射性,中国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改革的形象,政治意义非常重大[5]。EdwadM.Graham(2004)研究指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学习出口加工区而建立起来的,经济特区或类特区(沿海开放城市)都是通过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工业,特区作为中国转型时期的政策工具,目的就是要加速中国的自由化进程。俄罗斯学者B.波尔佳科夫和B.斯捷帕诺夫(1986)认为,经济特区不仅是“技术、知识、管理和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