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

大力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

ID:9434098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30

大力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_第1页
大力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_第2页
大力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_第3页
大力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力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力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宜宾市财政局课题组     一、宜宾市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投入。“十二五”以来,宜宾市级财政不断加大支农投入,以农业科、农发办和综改办年初预算安排财政支农资金为统计口径,以2012年市级财政支农资金年初预算为基数,2013年较2012年增加6.24%,2014年较2012年增加40.63%。  (二)完善制度。2011年以来,出台并修订完善的资金管理办法涵盖了农业、林业、水务、扶贫等板块,先后制定了《宜宾市市级财政扶持现代特色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宜宾市蔬菜产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2、》、《宜宾市市级财政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三)协调配合。一是加强同级部门间的横向配合。年初在财政支农预算确定后,明确了当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原则、重点方向、补助环节等内容,财政部门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最大限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二是加强市县(区)上下政府间的纵向协调,在制定资金分配计划上,根据不同县(区)农业发展需求、产业布局等特点,采取上下结合模式,将市级主导与县(区)参与有机结合。  (四)强化监管。严格坚持支农资金监管“四项机制”,切实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分

3、配机制。在财政部门执行综合财政预算,实行财政监督检查的基础和前提下,赋予政府涉农主管部门履行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分配管理职责。二是创新机制。采取财政贴息、先建后补、民办公助、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投入到农业生产发展中来。三是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审计、财政监督、司法机关、新闻媒体、农民群众等多方力量协同监管。四是绩效机制。针对过去财政支农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问效”等问题,积极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难。我市直接管理和分配财政支农

4、资金的有财政、农工委、农业、水务、林业、畜牧等涉农主管部门,统筹协调难,项目申报各自为政,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多样,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实现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涉农专项多。根据以往年度统计看,我市财政支农预算项目集中在25-30个之间,资金额度从50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支农项目较为分散。  (三)计划色彩浓。一是在政策体制上,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划分不清,农业投入上需财政或农民承担的部分界定不明,诸多项目纯粹依靠上级财政投入。二是在事权和财政的划分上,一般表现为基层事权大而财权小,特别是实行扩权县管理后,省

5、级财政支农资金直接下达扩权县,市级财政部门和涉农主管部门处于有事权无财权的“真空”局面,财政资金监管难度加大。  (四)整合难度大。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延续计划经济模式,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各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对政策的理解、执行和使用要求各不相同,难以有机协调、形成合力。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主体不明确,降低了资金运营效率。  三、对策建议  (一)锁定目标、明确标准。围绕上级每年制定的“三农”工作目标,自上而下、因地制宜,分别制定市、县具体目标,以及农、林、水、畜牧等目标,各涉农部门要将目标分解为实施方案,财政负责保障资金

6、投入。按照农、林、水、畜牧等的分类,制定不同的财政支农资金补助标准,明确各级财政应承担的比例和额度。  (二)明确责任、加强统筹。实行部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目标、任务、资金和责任“四到县”,逐步扩大县级财政自主权限,使项目实施更贴近农村实际和农民意愿,更好发挥效益。年初采取自上而下,将额度直接下达到项目实施县(区),便于县(区)统筹安排,减少资金整合难度,提高使用效益。  (三)完善制度、加强考核。根据改革要求及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健全完善动态跟踪的绩效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预算安排、项目选择和资

7、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课题组成员:张家园林乃宏梁鹂曾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