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商隐《重有感》

读李商隐《重有感》

ID:9428653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读李商隐《重有感》_第1页
读李商隐《重有感》_第2页
读李商隐《重有感》_第3页
读李商隐《重有感》_第4页
读李商隐《重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李商隐《重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李商隐《重有感》正视淋漓的鲜血——读李商隐《重有感》徐畅提到李商隐,除了迷离悱恻的风格,细腻难解的感情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玉溪生的另一面——一个勇于正视淋漓鲜血的有志青年。李商隐《重有感》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一、末日的阴谋与流血这一天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26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晨曦中的大明宫肃穆中透着一丝祥和之气,清晨唐天子驾临紫宸殿,百官列班站定,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昨晚左金吾衙门

2、后院的石榴树上,发现甘露祥瑞,并向文宗道贺。宰相李训、舒元舆劝唐文宗亲自前往观看,亲承祥瑞。辰时刚过,唐文宗到含元殿升朝,命宰相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到左金吾后院察看甘露,良久才回,这时宰相李训却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甘露,文宗自然很是惊异,又派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率领诸位宦官再次前往左金吾后院察看。仇士良等宦官不疑有他,欣然而往,殊不知这甘露祥瑞正是宰相李训在天子授意下设计将他们诛杀殆尽的圈套。原来,安史之乱不仅给唐王朝带来了因藩镇割据而日渐分崩离析的危险,更埋下了宦官专政的祸根。从肃宗宠幸的"老奴"李

3、辅国,到程元振、俱文珍,宦官的权力日渐扩大,渐渐到了一手操纵废立甚至谋杀皇帝的地步。一度营造"元和中兴"局面的唐宪宗晚年被宦官王守澄谋杀,后来的敬宗也被害于宦官刘克明,经过一番争斗,王守澄又拥立文宗即位。唐文宗很不齿于自己被宦官拥立的事实,更是痛恨宦官专权篡弑。他秘密培养自己的羽翼,用李训、郑注的计谋,利用宦官之间的斗争,成功扳倒并杀死了权阉王守澄,这一次他决心对将擅权的宦官斩草除根,矛头对准了另一个权阉仇士良。唐文宗与李训、郑注的密谋原本是趁王守澄下葬之机,令宦官前往水边送葬,出任凤翔节度使的郑注挑选精兵前来将

4、他们一网打尽,不料李、郑二人亦有嫌隙,李训为争功,并在成功后铲除郑注,决心提前在京城动手。宦官受命观看甘露去后,李训连忙召集自己的党羽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和太原节度使王璠,让他们带领军队支持自己政变,但最后王璠的人马没有来。仇士良来到甘露之所在,却见身边的韩约变色流汗,便察觉有异,这时一阵风吹过,掀起罗幕,仇士良恰见帘外甲兵无数,顿知处境危急,连忙奔回含元殿,强行挟持文宗回到內宫。宦官重新掌控大局,宰相李训和赶来相助的郑注都相继被杀。接着宦官对士大夫大开杀戒,没有参与密谋的宰相王涯、贾餗等也横罹灭族之祸,千余人被株连

5、,"流血千门,僵尸万计",史称"甘露之变".这次事变后,宦官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军政大权,君主的废立、生杀也是听任宦官,"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焰嚣张"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资治通鉴》)。"甘露之变"不仅在晚唐政治结构上影响深远,更是极大地摧残了晚唐士人的政治信心,对晚唐诗坛造成了强烈影响。白居易庆幸于自己"早退先知",以诗歌抒写自己在退居洛阳的闲适惬意,"吏隐"的思想愈来愈浓重。正值青年的李商隐却密切地关注着朝局时事,当时就对这场政治惨剧做了剖析,"甘露之变"发生的第二年他就写

6、下五言诗《有感二首》,"前一首恨李训、郑注之浅谋,后一首咎文宗之误任非人也。"(《唐诗别裁》)同年,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力辨王涯等无辜被杀,揭露宦官罪恶,表示要"誓以死清君侧".这样的宣言让青年诗人李商隐看到挽救朝政的希望,他有感于此事,又创作了这首七律《重有感》。如果说《有感二首》还有诗人的分析议论在其中,那么这首诗则体现了更为浓厚的抒情色彩,是诗人在对现实的绝望中的大声疾呼。二、诗人的悲愤与希望诗的开篇就极力写刘从谏军事实力、指挥权和有利形势。"玉帐"是主帅之帐,"牙旗"为号令之旗,刘从谏身为一方节度

7、,是军中主帅有号令之权,昭义镇辖泽、潞等州,非常靠近京城长安,军事上形势也非常有利,因此诗人认为刘从谏有实力达到清君侧的目标,所以说"得上游".于是,诗人紧跟着说出他对刘从谏的期许:"安危须共主君忧","安危"实乃偏重于"危",本诗做于"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长安血流成河,诗人认为当前正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而一方雄镇正当与君主同甘苦共患难。这一句中特地用了一个虚词"须"字,"须"就是应该,不是请求,不是鼓励,年轻的诗人对于兵威权重的节度大将是一副居高临下,殷殷敦责的口吻,"责以主忧臣辱之义",正与颔联的"宜"、"

8、岂有"、"更无"口气一致。李商隐律诗善于运用虚词来增强开合顿错之感,如《随师东》:"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马嵬》:"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咏史》:"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更无人。"都是驱使虚词的佳句。颔联连用两个典故,这里是明用典故,直接点出典故的主人公是东汉的窦融和东晋的陶侃。东汉初年凉州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